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慈善事业因为以造福他人为目的,历来深受社会的广泛敬重。然而,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人心都是复杂的,慈善活动难免被动机不纯的人利用而有所瑕疵。好在社会舆论的纠错功能可以医治众多的疑难杂症,舆论压力也可以纠正慈善活动中的不良现象。
近日,社交媒体上揭露水滴筹的“职业推广人”抽成低则50%,最高可达70%。8月21日,水滴筹官博称:任何高于筹款额3.6%的费用都不是平台收取,而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22日,水滴筹称将对这类现象零容忍。23日,面对公众的持续质疑,水滴筹CEO沈鹏表示:“我们没有撇责任,还在继续努力地打击黑产,后续会逐步公开进展。”
这并非水滴筹第一次面对舆论质疑。对于一个有多次“舆论前科”的机构而言,无论其如何频繁应对,不少网友不再轻易相信水滴筹的“眼泪”:“你筹的是善款吗?分明筹的是病人的血肉和骨髓啊!”“出事情了,被曝光了,闹大了,上热搜了,你们才出来说说话,平时都是默许吧。”
水滴筹的官方微博自定义为“一个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在官方微博的注册信息中,居然出现“该企业的资质未经过年审”的标签。一家没有经过年审的服务平台,尽管用户投诉不断,却能照常“开门营业”,确实耐人寻味。也许,这样的“未检”标签无法阻止这家机构照常营业,但汹涌的网络舆论却使水滴筹真的“一筹莫展”,连续几天被动应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危机。
作为一家别着“慈善胸牌”的机构,所作所为应当与这个“胸牌”相吻合。慈善属于德行的范畴,所有从事慈善活动的人,不仅动机必须端正,而且在行善的过程中还要始终坚持职业道德准则。否则,这样的慈善活动就可能被人质疑为“伪慈善”,而“伪善者”迟早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以水滴筹遭遇的声誉危机为例,此前,面对众多用户的投诉,通过小范围的情况说明可以转危为安。现在,在强大的网络舆论质疑面前,涉事机构的辩解和表态失灵了。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水滴筹,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道德拐点”,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一个本质问题——到底是真心向善,还是把“慈善”当作标签欺骗爱心人士的道德情感?
应该承认,根据网络平台的特点,立足于解决大病患者的燃眉之急,网络众筹的创意可圈可点,这样的众筹活动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困难。从这个角度说,大病求助的网络平台从开始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在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险之外,开辟了道德救助的新渠道。这样的渠道,原本应该是公益性质而非商业性质的。对于曾经给这类平台捐过款的人而言,这类平台给人的道德直觉唤起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为素不相识的重病患者慷慨解囊。
然而,近年来大病求助互助网络平台的运营情况表明,这类平台属于营利性商业机构而非慈善机构。如果牟利取代公益,甚至公益成了幌子,这类平台就可能从道德制高点坠落到道德谷底,一旦把握不住这样的“道德拐点”,这类颇具创意的大病求助网络平台很可能被“社死”毁掉。避免慈善“道德拐点”无休止地下坠,需要这些平台用账单证明自己的清白——网友需要这些平台“把明细公布一下,公开透明才能服众”,不然,他们直言“信你个鬼”!
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要把握好这个“道德拐点”,需要真正把求助者的健康当作目的,而不能把求助者当作牟利的手段。机构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有益,一家合乎道德要求的机构,需要从业者不把服务对象当作纯粹赚钱的手段,而是把他们的幸福当作首要的目的。这其中,慈善机构更是理应如此。至于如何评价是否把服务对象的幸福当作目的,关键在于被服务对象在服务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水滴筹事件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主要就在于募集来的善款被中介抽取的比例触目惊心,让人有充分的理由担心:献爱心者和病人是不是被人拿去当作了赚钱的“工具”?
诚实是慈善事业最高的原理。声称为大病患者众筹的机构,既然将自己定义为慈善活动的主体,就必须选择将诚实当作行动的准则。相反,如果把慈善当作“商机”,就只能用谎言来维系“伪慈善”。站在“道德十字路口”的水滴筹们,应该正视眼前的“道德拐点”,努力以诚意和诚信来摆脱危机,而不能变着法儿透支慈善的信用,否则只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