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4日电(记者 赵佳)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达成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义务,推动全球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
有记者提问,11月13日,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顺利闭幕,会议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言人能否介绍更多情况?
毛宁说,昨天,《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完成各项议程,顺利闭幕。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履行主席国职责,推动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达成《武汉宣言》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共通过21项决议。中国提议的《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湿地保护和修复恢复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等三项决议获得各方一致支持,有力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当选《湿地公约》常委会主席,将在未来三年全面引领公约进程。“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湿地、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的肯定。”
毛宁还介绍道,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年来,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建立600余处湿地自然保护区、9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以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的多种需求,是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积极践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毛宁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继续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义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全球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