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封存了92年的历史,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在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一个叫邓家垭子的密林中,有一座没有任何标志的红军墓长年静卧在这里,当地一户邓姓群众四代接力,92载默默守护这座红军墓。
“八一”前夕,记者来到城关镇堰塘村,拜访邓氏第三代守墓人邓发成时,他正同当地的少年儿童一起聆听红色文化传承人刘光宝讲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保康县老兵讲师团成员 红色文化传承人 刘光宝:为什么高桥铺大捷是在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这座坟埋在这个地方,是因为红军和邓家当地老百姓建立了鱼水之情。
1931年9月,高桥铺战役在堰塘村这个山头打响。打仗期间,邓发成的爷爷邓兴银给红军带过路、送过饭。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我们今天看的那个水桶就是当年红军挑水、送饭的水桶,那个壶是他们拿去烧开水用的,时不时还装点豇豆给他们送上去做菜。爷爷有时候还拿把刀把苞谷砍回来,用石磨一磨,煮成粥,放到桶里,送到垭子上,这块苞谷地就成了红军几个月的口粮。
邓发成说,由于当年爷爷和红军战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战斗结束后,部队便委托爷爷把牺牲的叶司号员安葬好。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当时看到红军这个身体非常可怜,皮肉开裂,锁骨暴露,头部跟胸部都中了弹,上衣口袋里面还有一块银元和一张纸条,老人牙齿一咬,回家就把我们自家的楼板敲了做了一幅棺木。
由于帮助过红军,邓兴银成了当地反动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红军转战其他地方后,反动势力到处搜寻邓兴银的下落。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我爷爷东逃西窜,好长时间不能回家,他们还在我们水井里放农药,老人们不敢吃,结果牲口吃了都被毒死了。
革命胜利后,邓兴银悄悄从密林里搬来石头,为亲手埋葬的叶司号员堆砌坟头,直到去世前,才将这个秘密告诉儿子邓长茂,并叮嘱他每年必须给叶司号员过年送灯、清明挂幡,不得有误,也不得向外人透露埋葬红军的消息。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父亲每年都剪清明吊,每年都多剪,我不知道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多剪一个呢?他不肯说,我追问了他才说,他说梁子上有一个叶司号员,红军坟。爷爷守了很多年,我想我爷爷能那么大胆为红军做后勤保障,我的父亲能坚守秘密,能守住这么多年,这是一个信念。
上世纪90年代,日渐老去的邓长茂在最后一次为红军挂幡上坟时叮嘱儿女:“红军战士为赢得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作为后辈,我们要信守承诺,守护好红军墓。”父亲去世后,邓发成兄妹三人始终把父亲生前的嘱托牢牢记在心上。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跟哥哥和妹妹商量一下,我有空余的时间,红军坟这个事就交给我,他们同意后,我就把这个事接下了。我本来在城里企业上班,又在下面成的家,我跟我妻子商量说,父亲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要坚守,我们把房子盖到堰塘邓家垭子去,说了几次后,妻子终于答应了,后来我们就把房子盖到了这上面。
当年邓兴银亲手掩埋红军遗体,成了第一代守墓人。在经过邓长茂、邓发成两代人后,如今,邓发成的儿子也加入到扫墓行列,成为第四代守墓人。
邓氏家族九十多年如一日,默默为红军烈士义务守墓的事迹已成为了当地广为传颂的一段传奇佳话。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我现在60多岁了,这个任务就交给我的儿子,我让他们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将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
青山不老,军魂常在。92年弹指一挥间,守护红军墓的故事必将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
邓氏家族第三代守墓人 邓发成:因为是当时红军打下的天下,我们必须要坚守,如果没有他们当时的牺牲就换不来现在的幸福。
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党支部书记 王书林:邓氏四代守护红军坟的革命故事,充分传承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激励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珍惜当代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励了我们爱党爱国,建设美好家乡的斗志。
全媒体记者:姜雪飞 张九君
通讯员:刘光宝
编校:丽丽
责编:赵硕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