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行走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文化广场艺术画前。
王 闽摄 (人民图片)
今夏,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北斗溪镇坪溪村三百稻田中的“乡村振兴”和小桥流水图案引人瞩目。
雷文录摄 (人民图片)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村民在挑花。
曾 勇摄 (人民图片)
“在我们岩博村,由退休的文艺工作者和村民共同组成了村里的歌舞团,时不时就表演一场。我们村的人都会唱敬酒歌,唱出了生活富裕后的喜悦。”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是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她带领村民办起了一家酒厂,如今已经让岩博村摆脱贫困,走上了发展集体产业、接续乡村振兴的共同富裕道路。
在她的讲述中,人们来到岩博村,能体会到企业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富裕起来的农村,应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平台在哪里?未来,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总体规划与因地制宜、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文化品牌?这些,都是当下乡村文化建设中亟待破解的一道道考题。
近期,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发挥文化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专题协商会,会议采取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和安徽、湖南、贵州分会场,100余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基层代表,就推动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魅力新风采,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等话题建言资政,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章程驻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他深深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大屏幕上,李章程以及他身后的近20位干部群众向各个会场的与会人士打起了招呼。李章程说,当地刚组织了一场群众联欢会,老百姓参与度很高,他身后的人群中就有当时的女主持人——青墩村扶贫专干、团支部书记桂霞,男主持人陶国生——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还包括参与演出的青年们。
“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走好群众路线。现在老百姓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但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不仅要在文化建设中请群众的‘客’,还要让群众学会自己请‘客’——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精神风采。群众联欢只是形式,凝心聚力才是目的。”李章程说。
文化渗透性强,关联度高,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培育了乡村的文明风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巨大。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仍滞后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需强化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文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农民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供需错位等问题。”长期从事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的湖南省政协常委胡彬彬表示,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存在与农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的情况,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普遍偏低,供不适需。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走访调研过多个乡村的胡彬彬认为,关键在于找准农民的文化需求,精准配置,差异引导,“在有用、适用上下功夫,跟村民的生产生活相融合。”
从“橱窗展示品”到“人间烟火气”
乡愁何处寻?令人沉醉的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是农村地区的灵魂和血脉所在。
山歌、食谱、刺绣……这些在民间由群众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技艺,犹如一座座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宝库,从中能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建议,及时抢救保存口口相传的山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利用节庆日开展对餐饮食谱、陶瓷竹木、纺织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的师徒传承、大师点评等活动,让它们从“橱窗展示品”变成“人间烟火气”,推广建设乡村生态文化博物馆,原汁原味展示传统农耕文化魅力。
“通过有效整合民俗节庆中的人文资源,活态化传承民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公民人文素养,鼓励人们向上向善。”陈际瓦说。
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党中央的民生政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赓续。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聚焦脱贫攻坚,通过支持以传统工艺为主的非遗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建设非遗扶贫工坊,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和居家就业,成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张妹芝建议,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升级为非遗工坊,以非遗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扶持非遗工坊进行产品创意创新设计,推出符合时代特征、融入当代生活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扶持非遗工坊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商贸平台建立合作对接机制,促进非遗产品进旅游景区和商业网点等,线上线下结合,延长产业链,开拓国内外市场。”张妹芝说。
文旅融合留住对故园的记忆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努力破解保护难题,留住传统村落蕴含的乡愁,才能让乡愁有守望之地,文脉有寻根之处,发展有传神之笔。
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认为,应通过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为人们留住对故园的记忆。
近年来,在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安徽省黄山市进行了多项探索。
“要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防止过度开发,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纳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协调机制,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调动农民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吴尚之建议说,他还特别用调研过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的情况举例说明:2000年,该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旅游公司将20%的门票收入作为文物保护基金,8%的门票收入用于村民分红及村民养老福利、房屋修缮等,同时扶持农民办农家乐,农民增加了收入,其保护村落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谈及乡村旅游,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认为,古村落保存了较多的古民居类文物,承载了村民自古以来生产生活积淀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可利用古村落各类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
“要找准策略,在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乡村文脉。”全国政协委员郑大发建议,应科学把握乡民对居住、就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需要,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建筑机理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为旧建筑注入现代居住的新功能,同时将乡村建筑纳入规划管理范畴,统筹乡村振兴与文脉呵护,从而为老百姓塑造具有自身特色、充满人文精神的居住空间。
在与会者心中,只有让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留住最美的家园,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