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豹数量全国第一,为何是山西?

人民网记者 赵芳2024年08月09日06:16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山势陡峭,灌木密布。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太行山脉,铁桥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石凤兵穿着胶鞋、戴着草帽。

俯身蹲下、脱下手套,在距地面60公分的位置,一个灰棕色的红外线相机被绑在大树上,石凤兵将其解下,进行查看、拆装:“拍到华北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山沟、山顶都有。”

华北豹,红外线相机拍摄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图片由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

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扮演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伞物种及顶级旗舰物种,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等8个省份。

近年来,山西华北豹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居全国首位,分布“版图”持续扩增。公开数据显示,山西华北豹有48个稳定种群,涉及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太岳山等8个集中分布区。

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华北豹保护又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记者进行了走访。

生态为家

——环境优化、立法保障、市场运作……多方织密“保护网络”

华北豹分布范围一路北扩,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而豹作为食物链顶端捕食者,种群的恢复涉及动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甚至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

“5—9月是上山‘最难’的时候,植被长势旺盛,很容易迷路。”采访中,一路前行,油松、山杨、灌木等植被茂盛,黑鹳、雉鸡、野兔等“频频出镜”。

“从2012年起的十余年间,全县累计造林24万余亩。”在和顺林业系统工作三十多年的巩忠义见证了该县的“绿水青山”之变。

据2021年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结果,山西全省森林面积322.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60%,森林蓄积量15877.61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3.33%;2023年,山西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1.3亿株,营造林456.7万亩,人工造林面积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太行山脉和顺段。张超宁摄

“高山大川、密林丛生。林地面积的持续扩大会为华北豹提供一个天然的生态走廊,其种群也会随着林地的增长而扩散。”

山西省林业与草原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主任朱军认为,“表里山河”的山西为华北豹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藏身场所。

山西省华北豹分布图。图片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山势陡峭、松针打滑,灌木丛生、枝条密布。难走的地方,记者只能手脚并用向上攀爬。

“华北豹视觉和嗅觉非常灵敏,性情机警,一般会避开(不主动接近)人类。”53岁的杨晓东是和顺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018年,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杨晓东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建起了野生动物救助基地。

“铁钎是用来放电网的,铁钎上黑色的头是绝缘体,可以用来缠钢丝。若干铁钎在山中一路拉起,再通上高压电,就成为杀伤力巨大的电网。”杨晓东回忆,以前上山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捕杀野生动物的电网与猎夹,希望华北豹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在山西,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成效被纳入林长制考核,全省护林员兼职野生动物保护巡护员,连续四年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联合执法行动,构建了巡护执法体系。

此外,为有效缓解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生动物肇事矛盾,山西在沁水、陵川等18个县域推行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对承保区域内因野生动物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救助补偿。

以和顺县为例,县林业局与中煤保险和顺分公司签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合同,总保额120万元,其中,省级奖励补助40万。2023年度,和顺县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共受理各类报案112件,已实现赔款67.75万元。其中,野豹吃牛23笔,涉及3个乡镇,赔款2.98万元;野豹吃羊1笔,赔款770元。

“一头小牛赔了800元。”马坊乡小南沟村村民朱爱云圈养的两头小牛被豹子吃了。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相较于之前,朱爱云对于野生动物保护似乎也多了一份“理解”。

野生动物保护引入市场化保险,不仅能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还可以增加受损群众的经济补偿。同时,随着科普知识、动物保护意识的宣传和增强,当地村民对濒危猛兽的排斥和恐惧也在日益淡化。

何以为继?

——廊道建设、技术革新、互联互通……任重道远

虽然华北豹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但是在杨晓东看来,其中,依然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威胁:“由于村镇发展、工程建设等原因,部分林区成为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系统空间,华北豹的栖息地变得破碎化。而栖息地的割裂可能导致华北豹近亲繁殖、种群退化。”

例如,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公路较多,对野生动物穿行造成了一定的阻隔。如何突围?

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认为,应通过生态廊道建设等方式来恢复华北豹栖息地的连通性,解决发展和保护的矛盾。

生态廊道,是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空间类型,它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元。

“而生态廊道的建设要以调查监测为基础。”王裔飞解释,可通过卫星跟踪监测数据分析确定豹的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动物的迁徙通道及其障碍阻隔,从而摸清楚在哪儿建、怎么建?是穿隧道、还是修高架?既要保证动物愿意通过,也要实现成本可持续。

2022年,山西对华北豹已开展了专项调查监测,进一步摸清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及其栖息环境;2023年《山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5年)》印发,提出实施华北豹保护工程,开展饮水点建设、栖息生境优化改善等工作。

“南北纵向的太行山、吕梁山,东西横向的恒山、五台山-管涔山、系舟山-天龙山、太岳山-姑射山、丹朱岭-太岳山南麓、中条山。”朱军介绍,“两纵六横”生态迁徙廊道助力了华北豹种群的扩散,也应该是将来生态廊道建设的重点。

走访中,让记者感到欣喜的是,建设中的昔榆高速已将华北豹等野生动物保护纳入了规划。

昔榆高速,昔阳(晋冀界)至榆次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昔阳县东南的省界处,经和顺县、寿阳县,终点在榆次区与太原二环高速相接。

昔榆高速和顺马坊互通。图片由晋中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提供

“为减少项目建设的影响,我们以隧道形式避让了铁桥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隧道长度增加了200余米,工程投资增加了约3000万元。”

晋中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专项公路部负责人张大海介绍,昔榆高速改变了施工工艺,实现了绿色公路与环境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红线的“近而不进”。

保护华北豹,不能就保护谈保护,根源在保护“大环境”。

放眼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均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作为工作主线,其中强调实施虎、豹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抢救性保护,科学实施栖息地修复,建设生态廊道连通破碎化栖息地。

“科学的关键在于遵循自然规律。华北豹,该有的地方要有,不该出现的地方也不应出现。”朱军认为,华北豹的保护要顺应物种生活节奏、发展规律,做到与豹同行。

在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地方,华北豹用种群分布和性别结构述说着区域生态保护的成效。目前,全省域华北豹雌雄比例是大于1的,“大于1”意味着雌豹多于雄豹,这是一个增长的趋势,也是相对健康的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