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马桥镇中坪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保康实践,今天我们一起聚焦中坪村。
马桥镇中坪村积极推行《村规民约》,始终坚持“百姓的事由百姓商量办”“大家的事让大家一起办”的治理理念,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内涵。
初秋时节,走进中坪村,宽阔平坦的公路,干净整洁的楼房,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风光优美,邻里和谐,发展有力,这一切变化都源于村里大力探索“自治”之策。
“以前人难管,得不到统一,没有管理制度,没有章法,打架的、闹事的、不孝敬老人的、破坏公共财产的,什么事都有。”谈起当时的村情,中坪村原党支部书记黄立杰很苦恼,很无奈。从那时起,他就只琢磨一件事,怎样才能遏制乱象、提升素质、凝聚力量……
群众的事,群众议。经过深入思考后,黄立杰组织村里9名村干部围坐在一起,集中商定《村规民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结合村情实际,从遵纪守法、产业发展、孝老爱亲等方面着手,中坪村村规民约讨论稿由此出炉。
1991年5月,该村第一部《村规民约》正式出台,并印发到每家每户。
“《村规民约》实行后,我们村有很大转变,环境也变好了,村民之间也变和谐了,大家思想也都改变了,关心村集体发展,对公共设施等各方面共同管理和维护。”黄立杰说。
实施《村规民约》,村貌彻底改变。通过对村内环境卫生实行分片包保,村民主动清扫房前屋后已经形成行动自觉。同时,谁家周边的环境干净,也成了评判这户人家勤劳不勤劳的重要标准。
看得见的环境在悄然发生变化,看不见的民风也正成风化俗。以前,中坪村婚丧嫁娶、生日乔迁等酒席繁多,村民的“人情账单”不堪重负。为了刹住一路狂飙的人情风,2013年7月,《村规民约》再次修订,办酒席在中坪村不再“任性”。
2022年,中坪村8组村民李敬军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们一家人本打算风风光光地为她举办一场升学宴,但中坪村有村规民约,我们作为中坪村的一份子,要自觉遵守,最后我们还是打消了举办升学宴的念头。”李敬军说。
从“自治”到“自觉”,中坪村的《村规民约》已经植入群众的骨髓,成为了行为规范。村民李守珍家门口有条公路,宽度不到3米,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
“特别是下雨,我们天天都走泥巴路,脚上粘的都是泥巴。”提起这条路,李守珍苦不堪言。
群众的烦心事儿揪心事儿,就是村委会必须办理的大事儿要事儿。修路,就要征地。征用农户的土地,那可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2022年初,村里把这段扩修公路的想法和村民沟通后,立马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当年6月底,这条扩宽至3.5米的通组水泥公路顺利建成通车。
“我们主动让出了两三分地的菜园果园,支持村里搞建设,路修好以后,现在我们回来,都走水泥路,方便多了!”李守珍高兴地说。
《村规民约》看似寻常,实则能量巨大。33年间,中坪村依据国家政策调整和村情变化,先后6次对《村规民约》进行适时修订,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自治意识已在群众心中深深扎下了根。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全媒体记者:杨邹 张玮 张照 张九君
编校:正红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