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供需,疏通“无陪护”推广堵点

“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这是大多数患者住院、家人陪护的真实写照。一边是护士配置缺口严重,难以满足患者需要;一边是家属为了陪护患者,工作生活两头累。2010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无陪护病房试点,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的多家医院都推出了无陪护病房。从实践来看,这一医疗服务模式能否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照护需求?在全国推广会面临哪些挑战?(9月10日《光明日报》)

其实,一些医院试点的“无陪护”服务,也是应需求而生。时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就医时,会面临亲属没时间陪床护理的难题,同时,亲属也不专业,未必能够很好地照顾病人。正因如此,不少医院都出现护工供不应求的局面。

如果能将生活护理纳入到医疗服务中来,予以制度化的供给,比如,医院按床位比配备护理员,提供一对多的护理服务,就可以实现人力集约,患者支付的费用可能只有单独请护工的一半甚至更低;又如,形成稳定的队伍,有规范的资质门槛、专业培训和组织管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将会更有保证。

当然,“无陪护”服务,归根到底还是住院患者生活护理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课题,一边需要持续优化扩大供给,另一边则需要稳定和扩大需求,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的成熟与普及。

目前,多地“无陪护”的试点探索,无论是方向还是模式都值得肯定,如医院与第三方护工机构合作,在医院设置“无陪护病房”,指导开展一对多生活护理服务,并予以监督管理,都是引导这项服务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然而,效果也只能局限于局部,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障碍地复制,对内如何提高“无陪护”需求的覆盖面,对外如何保证无陪护专业机构与从业队伍的壮大与稳定,都是单独医疗机构试点所无法破解的,更有待政策层面的引导和培育,帮助消除堵点,激活供需。

一方面,完善“无陪护”经济负担的成本分摊机制,如对陪护分类合理定价,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使得收费既能匹配护理劳动付出,满足从业收入预期,又能让大多数患者都消费得起,让“无陪护”叫好又叫座。另一方面,扶持陪床生活护理服务机构化、职业化发展,形成一个行业,如,在制定职业规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质认证机制,对职业教育予以补贴,对从业人员从业给予激励,吸引更多的人入行从业,提供稳定优质服务。(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