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再现“北京中轴线”历史场景

张利芳2024年09月27日09: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永定门公园内中轴道路遗址发掘现场。

  中轴石路西侧土路上的车辙。

  天桥遗址位置。

  (本文配图均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提供)

  正阳桥南券洞券脸吸水兽。

  “北京中轴线”始自元代,发展完善于明清,并对后世城市规划建设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可以说,“北京中轴线”自古至今一直在传承、发展,是一条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城市规划轴线。

  2021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发掘了正阳桥遗址、中轴道路及附属遗存、天桥遗址等。道路、排水沟、桥梁等的发现,补充完善了“北京中轴线”尤其是南段的遗产内容,实证了“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生动再现了中轴线南段历史场景。

  中轴道路“碰头挖”

  2022年8月至9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中轴道路南段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其中的一处发掘地点位于永定门公园内。在这里我们要寻找的是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

  北京是典型的古今重叠型城市,城市肌理大多自古至今一直被沿用下来,不会有太多偏差。这就意味着古代的中轴道路埋藏在现今的中轴道路之下。在永定门公园内的古代中轴道路也应该在公园的中央大道下面。为了尽量减少对公众游园休憩的影响,我们最初布设的东西向发掘探沟并未贯穿整个公园的中央大道,而是分成了东西两段,中间留出多半个路幅供公众通行。等到发掘出中轴道路的迹象之后,才把两段发掘探沟接头、贯通,这就是所谓的“碰头挖”出中轴道路。

  幸运的是,我们在探沟内发掘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轴道路。清代雍正七年修建的中轴道路路面由三幅组成,中间为石路,两侧是土路。石路路面铺装的石条没能保留下来,但石条下面的三合土基础保存完好,还能看出石条铺砌的宽度,也就是石路路面的宽度,是4.8米。这条石路就是位于都城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石路两侧还有土路,土路上有密密麻麻的车辙,是车辆行走留下的痕迹。

  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居中石路宽4.8米。而先农坛先农门中间门道、东天门中间门道的宽度也都是4.8米,三者均是国家礼仪活动时的行走线路。这个4.8米,正好是清尺一丈五尺。

  为何不是别的尺寸?这里面是有文化内涵的。

  《史记·天官书》提到,“为国者必贵三五”。《周易·乾卦》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曰:“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天为圆、地为方。天用阳数、地用阴数。这是一套古人用数字符号来投射时空宇宙的一种哲学表达。皇帝为天子,所以与其相关的神圣空间建筑一般也都采用阳数,如天坛祭坛三层;城门三道或五道;紫禁城大殿开间五间或九间等。

  天桥遗址“滚着挖”

  天桥遗址位于今前门大街、永安路、天坛路和天桥南大街交汇口,正好是在十字路口的中央,车流滚滚,交通繁忙。

  怎么发掘?没法阻断交通,只能进行交通导改。导改出一块区域发掘完成后回填,再挪到下一块区域发掘。如此挪动了三次过路口,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天桥遗址被分成了三部分进行发掘。这也导致每次专家去看发掘现场时,只能看到部分遗迹,而无法看到完整的天桥遗址发掘现场。

  天桥为南北向,仅剩桥体下部。桥身东西宽9.98米,长度为9.81米,长、宽差不多。

  天桥下是东西向的排水沟,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龙须沟”。排水沟用石条层层砌筑,做工规整。

  天桥遗址也很有意思。它的排水沟宽度为1.6米,合清尺五尺;桥身宽约合清尺三丈一尺,这些数据同前文提到的居中石路宽度一丈五尺内涵相同。

  在测量天桥到永定门和正阳门的距离时,我们还发现一个数字现象。天桥到永定门的距离是1.6公里,到正阳门的距离也是1.6公里。天桥正好处在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的正中位置。1.6公里为清尺五百丈,可能是都城规划时使用的设计模数,如箭楼到午门之间的距离是五百丈,午门到景山北门之间的距离是五百丈,景山北门到钟楼之间的距离也是五百丈。

  正阳桥遗址“跳着挖”

  正阳桥遗址位于前门步行街北口,正阳门箭楼南侧。该区域地表大部分为前门步行街道路、东西两侧为城市绿地。经前期探查,地下还有很多市政管线。因为在发掘时,上述问题都无法避开,所以我们只能边发掘边看。

  正式发掘时,果然遇到了较多管线,其中有好几排被铁管包着的管线,铁管表面锈迹斑斑。不过,我们发掘的一贯原则是合理避让各种管线,为了避让管线,只能“跳着挖”。

  又因为遗址处在前门步行街和北侧的市政道路上,所以为了减少发掘工作对周边造成的影响,我们秉持的发掘理念是“最小面积、最小代价”,只要能够达到复原正阳桥的目的就可以。

  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掘结果还是令人十分欣喜。最终,我们发掘出了保存完好的正阳桥和一具镇水兽。

  此次发掘出的正阳桥是民国时期改造后的正阳桥。桥长27米,宽40米。南券洞高、宽均为3.6米;中券洞高、宽均为4.2米。券洞外侧券脸顶部正中均雕刻有一具精美的吸水兽,是民国时期修正阳桥时将明清时期正阳桥上的券脸拆安至此的,所以券脸上的吸水兽为明清时期正阳桥遗存。

  据民国时期档案记载,明清时期正阳桥桥身宽十丈三尺,长七丈五尺,换算为今天的尺寸为:宽约31米,长约22米,通长约41米。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正阳桥桥面较明清时期加宽了9米,两侧各加宽4.5米。

  此次发掘出土的镇水兽为正阳桥东侧河道南岸上的一具,体量硕大,与正阳桥规制相匹配。中国古代在重要桥梁两侧的河道驳岸上一般均设置镇水兽,且成对出现,一左一右,共四具。明代人叶盛撰写的《水东日记》记载了镇水兽的名字。

  因其性好水,故常被安放在桥体两侧的河岸边上。人们希望它能观察水情、防止河水泛滥、镇消水患。镇水兽下有4层石砌驳岸,可知该镇水兽明清时期就在此处,未经扰动,为还原明清时期正阳桥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精准坐标。

  这一系列考古发现,揭示了“北京中轴线”南段桥梁、道路、沟渠等的位置、形制、结构、工程做法等,使“北京中轴线”南段历史面貌得以真实再现。

  (作者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