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刘斯杰:勤勤恳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 题:刘斯杰:勤勤恳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吴书光、杨文

九曲黄河,从山东垦利浩荡入海。垦利,因油而兴,石化产业曾是当地支柱产业;作为退海之地,生态保护任务异常艰巨……2016年底,刘斯杰上任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委书记时,当地正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

“垦利垦利,只要勤勤恳恳,就一定能夺取胜利!”刚到任的刘斯杰这样为当地干部加油鼓劲。

  东营市垦利区委书记刘斯杰(左二)日前在当地调研黄河防汛。(垦利区委宣传部提供)

 为明天“爬山过坎”

“是要数量还是要质量?是要现在还是要未来?”这是刘斯杰上任之初每天要面临的艰难抉择。

他认定:“早转早主动,不转就被动;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

2017年以来,垦利取缔落后产能企业69家,关停并转化工企业56家,先后实施7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基本形成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5+4”产业体系。2020年化工产业纳税是2016年的1.6倍,“四新”经济年均投资增长35%以上。

在新发药业,生产车间一片忙碌,生物医药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刘斯杰牵头实施的“项目推动、创新驱动、人才拉动、产业带动”举措助力下,这家原本生产兽药原料的小企业跃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同行业中B族维生素品种最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

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必然伴随阵痛。2018年,垦利四家骨干民营企业突发债务风险,处理不好将严重冲击垦利乃至东营市的经济运行。

在3年多的时间里,刘斯杰组织带领招商百余次,先后与多家券商、投行、知名企业进行洽谈……最终,垦利引进三家上市公司,吸引外来重整投资25.5亿元,盘活了企业重点板块,保住了市场主体,金融生态加速修复。

“一山放过一山拦,哪一道坎都得过。”刘斯杰说。

让盐碱地“献宝”

烈日下,垦利盐碱地泛着白色盐渍。这里一半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由于淡水紧缺,土地产出低,过去农业亩均收入只有几百元。

“刚来的时候,我心里就琢磨,怎么让盐碱地‘变废为宝’?”刘斯杰说。他去院校请专家、到先进地区学经验、走田间地头找病根,最终规划了水稻、海参、莲藕等8个特色片区,研究出台了支持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意见。

  日前,刘斯杰(左三)在东营市垦利区耐盐碱水稻实验基地察看水稻长势。(垦利区委宣传部提供)

几年间,垦利建设起了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了一邦农业、海跃水产等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达739家,有了596个家庭农场。

垦利是黄河口大闸蟹原产地和主产区,但规格小、品牌弱。“一定让盐碱地的小螃蟹变成大产业”——刘斯杰牵头制定政策,聘请专家组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修订养殖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垦利有黄河口大闸蟹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8家,社员200多户,辐射带动3000多人致富。

  秋季,是位于黄河口的东营市垦利区大闸蟹收获时节,图为当地大闸蟹养殖区一角。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日前,记者跟着刘斯杰穿过一片盐碱地,看到一番新景象:池塘水草茂密,幼蟹穿梭其间。

“是刘书记支持我们引进新技术,大闸蟹以前论斤卖,现在可以论个卖了。”惠泽大闸蟹养殖公司负责人王新军说,标准化养殖池塘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秋季,东营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区工人捡拾大闸蟹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王凯摄

这几年,垦利牛奶、黄河口莲藕成为青岛上合峰会指定食材,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连年攀升,达26.12亿元。2020年,当地特色农业占农林牧副渔业比重70%以上,获评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区。

让绿色成“最亮底色”

夏日的傍晚,暑热渐退,微风阵阵,水鸟在湿地浅水区“漫步”、觅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鸟类“迁居”垦利,其中包括珍稀的东方白鹳。

“良好生态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刘斯杰说。

东营市垦利区城市俯瞰。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垦利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十三五”期间实施了243项水气土废综合治理工程。刘斯杰牵头谋划实施了湿地生态修复、潮间带治理、垦东咸水沟退养还湿、沿黄生态长廊等工程,累计恢复湿地478公顷,修复潮间带植被918公顷,造林6600公顷。

2020年,垦利空气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了75天。

建设“实力、活力、生态、美丽、幸福”垦利,是刘斯杰当年到任垦利调研后提出的发展目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建成“生态垦利”,成为首要目标。

东营市垦利区黄河两岸景色。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绿色生态应该是垦利最亮眼的底色。我们要继续勤勤恳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垦利成为最宜居宜业的城区,为高素质人才扎根垦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环境。”刘斯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