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村的日子红火起来

沂蒙山区腹地,沂河水畔,山东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越来越热闹了。一拨又一拨游客来到这里,听红色故事,悟革命传统,品特色文化。自今年9月29日旅游区开放以来,每天到朱村旅游研学的游客达1000多人。

一个小小村落,为何火起来了?

“朱是红色,朱村更是名副其实的‘红’村。”在朱村钢八连纪念馆,71岁的名誉馆长、义务讲解员王经臣,向游客讲述朱村的红色故事——

1939年,临沭县最早的党支部在朱村成立。1944年1月24日除夕,500多名日伪军向朱村发动了突然袭击。“枪声就是命令。”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115师老四团八连听到枪声后,立即赶来营救朱村百姓,有24名官兵牺牲在这里。战后,山东军区正式命名八连为“钢八连”。

70多年来,朱村人从未忘记为他们牺牲的英烈。2012年,朱村村民自发捐款建成了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档案馆等场所。

临沭县围绕传承红色文化这条主线,致力于将朱村打造成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示范村、沂蒙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示范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示范村、山东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村。

这些年,朱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建起朱村大桥,开通滨河大道,水泥大道户户通……从偏居一隅变得四通八达。

去年,总投资5.2亿元的朱村改造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今年9月底,一期工程正式开放。如今,沂蒙支前馆、导沭整沂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等场馆成为游客打卡地。

硬件提升了,人气旺了,朱村人也开始回流。原本在外打工的吴绍青看好村里的发展前景,回村承包50多亩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芹菜、辣椒等,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路,而且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朱村党支部领办的珍珠苑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葡萄、香菇特色农产品的绿色认证,注册“珠村”“七岌山”商标,打造了“朱村味道”电商品牌,为村民增加5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24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2020年,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是2013年的1.7倍。越来越多年轻人有了返乡创业的舞台,朱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