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用政府权力的“减法”能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那么,权力任性的“加法”则可能导致市场活力的“除法”。只有把权力限定在法律框架内、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才能切实打造健康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12月17日,国办督查室通报河北省霸州市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没有任何理由和手续就伸手向企业收费,对企业集中开展逐利式乱检查乱罚款,盲目提出超高任务向村街企业乱摊派,受损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该市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出现明显的运动式执法,当月入库罚没收入4729.57万元,是1月至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
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散发等影响,一些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大、经营困难。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想方设法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雪中送炭。而霸州出现的问题对当地相关企业来说,则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通报,霸州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弥补财力紧张及不合理支出等产生的缺口。与多地响应中央过“紧日子”的号召、压缩不必要开支截然不同,霸州以五花八门的手法向中小企业伸手要钱,与民争利、扰民渔利,让企业过“苦日子”。
公然违反预算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乱收费的有关规定,向下辖乡镇(街道、开发区)下达非税收入任务,没有任何理由或巧立名目向企业收费、罚款,我行我素、随性而为的背后暴露的是权力任性。
如果说上述新闻暴露的明目张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令人吃惊,现实当中,不这么明目张胆,或者以各种隐蔽方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
一方面,一些地方官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掌握规则制定权,手握执法之剑,罚谁、怎么罚、罚多少都由个别部门及官员说了算,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等,受损企业很难辨别具体的收费、罚款是否合理,往往“哑巴吃黄莲”,交钱买平安。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若因负担过重,地方经济也会缺乏活力。如此向企业乱伸手,注定会抵消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的政策红利。更为严重的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会恶化当地营商环境。权力任性,动辄就把中小企业当“韭菜”,势必会严重影响招商引资以及当地企业经营的安全感与积极性。政府部门公然违法而为,更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在国办督查室的督促下,霸州市已向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款。相关问责也已启动。相信任性的权力将被依法依规依纪处置,给其他地方以警示。
依法行政、为中小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而不是相反,这是各地必须牢记的原则。如果说用政府权力的“减法”能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那么,权力任性的“加法”则可能导致市场活力的“除法”。只有把权力限定在法律框架内、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才能切实打造健康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