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有所为创造更好条件

对于愿意继续服务社会的老年人,应该多鼓励、多欢迎,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在短视频平台,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的科普物理视频受到众多网友的喜爱。她一会儿爬上梯子为大家演示“冲量定理”,一会儿拿起扫帚讲解宇宙射线轨迹。一个个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成了有趣易懂的小实验,活力满满的吴於人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吴姥姥”。

“吴姥姥”代表了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积累的阅历经验积极帮助他人。这样有作为、有快乐的晚年生活,不仅益于个人身心健康,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对于愿意继续服务社会的老年人,应该多鼓励、多欢迎,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完善制度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与便利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今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今后,应充分鼓励有意愿并且具备相应能力的老年人,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中。

创新参与方式,增加服务平台,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比如,组建银发志愿队,吸纳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年朋友参与其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各类优质教育平台,引导退休学者、专家在线授课、咨询,满足群众各类需求。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老年群体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已于2020年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面向西部地区急需的紧缺专业,遴选组织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方便老年人服务社会的通道越来越宽。

我们相信,随着各方持续努力,老年人参与社会事业的途径也将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继续发光发热,书写精彩人生。(徐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