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生之本。2024年,在保康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康县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擘画2024年教育工作蓝图
2024年3月18日,全县教育工作暨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年”动员会在保康县教育局六楼会议室召开。保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畅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县长黄艳杰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深入实施立德树人质量提升行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坚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树牢“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的理念。发展更具普惠性、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推动更加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办好更有实力、更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做好以特校就读、送教上门为主的特殊教育,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隆重庆祝第40个教师节
保康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24年9月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杜云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畅分别带队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随后,在县宾馆礼堂召开全县庆祝第40个教师节座谈会。为全县教职工发放3656张体检卡;评选表扬优秀教师150名,遴选5名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在保康县融媒体平台展播;在保康县城开展“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向教育的“燃灯者”致敬。
三、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成绩斐然
着力建强建优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通过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7人,事业单位招聘15人,省招义务教师21人,委托培养全科教师32人。组织教师、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4100人次,扎实开展各类评选,8名教师获得2023年度市级骨干教师称号,9名教师获得2024年度市级教坛新秀称号。2024年评选认定保康县中小学骨干教师670人,占全县专任教师总数的31.3%。
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2023年12月,保康县教育局组织开展“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征文评选,30篇获得县级奖,5篇获得市级奖;8月,举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宣讲竞赛,评选一、二、三等奖10名;2人参加市级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11月,举办“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暨第二届“书记校长论坛”,厚植“教育家”精神沃土。
五、送教星光团队荣膺2024“荆楚最美教师”
为了让大山里的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2017年开始,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发起了“行走在大山里的课堂”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7年来,送教团队累计行程六万多公里,服务时长达1700多小时,受益孩子达81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实现了100%,先后有13名孩子获评市、县“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学生”等称号。项目组编写的《康复训练》和《送教手册》成为省内兄弟学校送教服务的蓝本。项目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百余次。9月6日,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星光团队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授予2024“荆楚最美教师”称号。
六、城区学校布局扩优提质
为扩大城区学校学位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保康中职学校土门校区项目加快建设,保康县直第三机关幼儿园批复设立,县实验中学机构申请批复和维修改造加快推进,县熊绎小学于2024年10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5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力争2025年秋季,顺利实现中职学校“两区合一”、实验中学和县直第三机关幼儿园招生办学的既定目标。
七、教联体建设稳步推进
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实施城乡教育共同缔造,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10月21日,召开全县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印发《推进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的若干措施》《保康县教联体考核评价标准(试行)》等文件,对全县义务教育教联体进行优化调整,将全县37所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覆盖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完小以上学校。保康县实验小学教联体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
八、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提升。1月,实验小学被评为省级“书香校园”,该校六年级学生雷珺洁获得“读书标兵称号”。5月,马桥镇小学屈欣妍被评为襄阳市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6月,马桥镇中心学校优秀学生石海燕获得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足球、乒乓球联赛和中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四场赛事中有13个组别86支代表队1800余名运动员参赛。2024年高考,县一中本科上线率达65%,荣获市级教学质量三等奖;县中职学校本科过线人数位列全市前茅,专科过线率达96.9%,获市级教学质量二等奖。中考成绩连续四年在襄阳市区外七个县市区中位于全市前列。
九、教育数字信息化建设有名有位
加强“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监督和指导,通过网络巡课,组织网上教研活动和开展全县第五届“专递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推进我县“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再上新台阶。投入项目资金100万购买51套新一代智慧黑板,实现全县乡镇小学、初中、熊绎中学、实验小学普通教室新一代智慧黑板全覆盖。抓实各学校创客教育,组建队伍参加省级现场赛,6月,在湖北省2024年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竞赛上,12人荣获一等奖,12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得三等奖。
十、食堂服务品牌熠熠生辉
以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打造学生后勤食堂管理品牌。《带量食谱 平衡饮食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经验在7月22日召开的全省学校后勤管理专项培训会上交流;6月以来,《保康县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校园食堂提档升级》《打造满意食堂,共享美好“食”光!》等80余篇工作经验、工作信息被学习强国、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教育新闻网、襄阳日报、襄阳教育网、荆楚网等多家省、市、县级主流媒体推介报道。
全媒体记者:杨韬
通讯员:童美珍
责任编辑: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