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雄鹰”向战育才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

2021年11月,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一支“叱咤海天、敢打敢拼”的海空劲旅,这些年,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紧全方位培育用好人才,破解备战打仗实际难题,实现战斗力稳步跃升。

坚持创新

赋能素质提升

转向、压坡度、急转……6月下旬,夜幕下某机场,一架架战机稳稳落在跑道上,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5名“95后”飞行员圆满完成夜航单飞任务,向成为“全天候战斗员”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步,他们迈得并不容易。该旅旅长张伟介绍,这批飞行员的培养完全按照新大纲要求进行。

在新的规则下,飞行员训练一定程度上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完整技术资料可供参考,其风险和挑战可想而知。为此,该旅紧盯战场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不断优化新飞行员成长路径,大胆尝试全新组训模式。

他们区分层次、因人施教,优化组训方法,创新带教模式——通过区分基础技能、关键技能等不同训练阶段,变“一对一”为“多对一”带教改装新员;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将老飞行员分享的特情处置经验与新飞行员反馈的困难问题对接整合,建立起动态更新的飞行训练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在该旅机务分队,找准问题症结和着力点,向创新要战斗力同样刻不容缓。

某次演训,1架战机雷达内部机件出现故障。因检修空间有限,而导线、传感器繁多,机务官兵花费半天时间也未能查明原因,只能将主要部件逐一拆卸查验,耗费30多个小时才最终排除故障。

“保障力就是战斗力!”谈及这次经历,该旅某机务中队中队长黄培学感慨道,“战场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能力哪里薄弱就夯实哪里。”

为了提升保障力,他们组织技术骨干研究创新故障排除方法,并成功研发地面排障检测仪,大大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机件损坏概率。如今,他们排除同样故障,用时缩短近10个小时。

坚持创新,瞄准的是强敌对手,突破的是能力瓶颈,立起的是实战标杆。近两年,该旅从体系对抗、掩护突击等现实问题入手,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小改进”群众性创新活动,多项成果在海军航空兵部队推广应用。

转变思维

打破专业壁垒

身处变革时代,“变”是永恒的主题。求变,就要勇于爬坡过坎,就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

“飞机无故障、无油垢、无多余物、无锈蚀!”那天,经过多番数据核验,验收组通报了总检验收结果。消息传来,作为飞机定检维修负责人,该旅修理厂二级军士长洪方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这是该旅首次采用优化后的定检流程实施维修保障,不仅战机所有指标均合格,他们还将维修时间缩短了近四分之三。

从过去机械、航电、军械、特设等4个专业部门各自为战,到整合成一个定检小组齐心协力,该旅机务官兵为适应新使命新要求,作出了努力探索。

“过去讲究的是术业有专攻,你种你的豆,我种我的瓜。”该旅修理厂厂长卢寒乐告诉记者,随着体制编制调整和战训任务增加,如何在现有人力物力的条件下,提升工作质效,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就是生命。他们清晰意识到,身处新的作战体系,只有重新审视自己的战场定位、重塑自身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

旅党委一班人也意识到,机务人员如果一味守着自己专业的“一亩三分地”,只会催生更多的“隔行如隔山”。而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打破维修保障专业壁垒,整合现有力量,实现机务官兵能力的转型升级。

思路理清之后,他们依托信息化平台及相关技术,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细化量化,将“串行”的工作流程改为“并行”,优化人员配备,成立定检小组,整合成涵盖多个专业的10余人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技术和故障研究小组,通过“通用知识”带教和“一专多能”训练,提升机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率。

“观念之变、思维之变是我们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该旅副旅长施国斌介绍,从掌握“独门技艺”到练就“十八般武艺”,如今机务官兵们逐渐形成了一专多能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该旅还进一步拆除观念藩篱,重新定义和解决新形势下航空装备保障难题,着力打通制约战斗力生成的“最后一公里”。如今,优化后的定检流程提升了飞机发动机的换发效率,双发更换时间已缩短至原来的一半。

聚焦打赢

砥砺制胜硬功

那天,该旅组织自由空战比赛。

“‘敌’跟踪!”数千米高空,耳机传来急促警报声,飞行员刘宇森一边驾驶战机,一边快速计算、分析……在第三个近距拼刺刀的窗口期,他果断攻击,成功锁定胜局,如愿摘得“空战之星”桂冠!

这一刻,他期盼已久。对于一名拥有清华大学和海军航空大学双学籍的飞行学员来说,翱翔蓝天是他来到这个部队的初衷,成为“海空猎手”是他永不停息的追求。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在该旅营区,刻有“叱咤海天”“敢打必胜”“建功南海”等字样的文化景观石,张贴战斗英模、精武标兵的宣传橱窗,以及写满海空形势分析的挂板随处可见。一字一句、方寸之间,尽显刘宇森和战友们枕戈待旦、苦练精飞的拼搏身影。

驾驶战机巡逻在祖国海防一线,是这个旅飞行员的常态。与对手近距离、面对面交锋对他们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一次,飞行员常洪伟正在进行跨昼夜飞行训练。此时,上级突然叫停训练,要求他和战友立即转入作战状态。面对来犯飞机,他们稳妥应对,始终保持有利进攻位置。几个回合下来,对方见占不到一点便宜,悻悻离去。

该旅政委张冠增介绍,作为南海一线部队,他们战机的每一次升空都好像打仗,这种长期临战考验,锤炼了飞行员们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同时激励他们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做法来破解训练难题,将每一个飞行动作与战场接轨,不断练就出敌不意、高敌一招的硬实力。

近年来,该旅聚力备战打仗主责主业,率先成立蓝军分队,普及自由空战训练,坚持在训练中磨砺、在任务中检验,首次代表海军参加“金头盔”竞赛考核获得小组第一,实现多个历史性突破,部队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