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英国新首相能否挽救经济与其中国观相关

英国又选出了一位女首相,外交大臣特拉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三任女首相。

如今在中国,谁会当选英国首相这样的新闻,不会有太多吸引力。倒是前天的一则新闻:印度经济总量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颇受关注。

不过,这一次的英国选举与此前有所不同。按BBC的描述,英国“后约翰逊”时代相位之争如火如荼。但是,“面对经济不振、通货膨胀、民生不景以及与欧盟关系紧张等众多紧要话题,保守党党魁、首相竞逐者的争论焦点竟然出人意料地转向‘中国’”。

两位首相竞选人均以“中国威胁论”来互相攻讦,以期拉拢更多选票。

特拉斯在选举中强调,要减少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并扬言要打击中资公司。她还承诺,一旦成为首相将进一步强化对华立场。

另一位竞选人苏纳克则不甘示弱,声称中国是英国安全的“头号威胁”,扬言要关闭英国境内的孔子学院。

他们的言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这个词。

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一直都在将与中国的竞争描述为“意识形态的战争”。两年前,英国军情六处的负责人就说,中国是英国与盟友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北京的“误判”可能导致战争。

“战争”在中英之间一直都是个敏感词,它总会唤起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1840年4月7日,这是很多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那一天,英国议会辩论如何打开中国的大门。历史学家原先认为,那次会议作出了英军侵华的决定。后来有记者调查发现,就在英国议会辩论时,英国的舰队已经在开往中国的途中了。

1839年9月,英政府接到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关于中国禁烟的报告后,就开始准备派遣海军“远征”中国。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开始封锁海口,发起进攻。

直到战争爆发后的7月27日,英国议会才通过了给“中国远征军”的军费拨款。

事实表明,鸦片战争是由英国政府蓄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扩张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鸦片战争发生在大英帝国向全球扩张的顶峰期,也是资本的贪婪与疯狂最充分暴露的时期。原料、市场、劳工……为了满足帝国对金钱的欲望,战争成为扩张的必要手段。整个世界都是英国殖民掠夺的对象,中国当然不会是例外。

这种帝国的感觉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直到1965年7 月,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尔逊还说,“我们的边疆是在喜马拉雅山”。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证实了英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衰落。而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移交中国,则标志着大英帝国的终结。

帝国的终结是因为实力的衰败,但其精神与心理的终结往往还会拖延很长时间。

当英国的首相竞选人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时,可以看出,在他们内心深处,仍残存着强烈的帝国情怀,他们仍困守在帝国崛起历史观的井底之中。

当下的英国正陷入一场史所罕见的衰退危机。预计英国通胀率将在今年年底前触及14%。英国媒体估计,无论谁当首相,最大的问题就是应付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幅度的实际收入下降。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1.0%。根据英格兰银行提供的历史数据,这是自1709年以来的年均最大跌幅。

英国人前些年甚至造出一个新词“omnishambles”来表达绝望的情绪。

这个词出自英国政治喜剧片《幕后危机》(The Thick of It), 意思是从一开始时就错的离谱,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片混乱。2012年,该词被收入牛津词典。

英国的政客们竟然会在这样的紧急时刻,花费时间高调渲染远隔重洋、虚无缥缈的“中国威胁”,足以可见他们的眼光是多么的近视,胸怀是多么的狭窄。

两位政客不是在给大众指明一条重新奋发的新路,他们没有那样的智慧与能力,而是用自造的恐惧胁迫选民。

这是英国政治的悲剧。

今天的中国走的是一条与大英帝国崛起、扩张完全不同的道路。

200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越了英国。“中国模式”的精髓就是和平发展。

在成千上万去英国读书的中国学子背后,在传播中文和中国文化以促进交流的孔子学院背后,在带着先进的5G技术的华为背后,还有那些以合法方式进入英国市场的中企背后,不是枪炮,更没有战舰,而是一个希望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东方大国。

中国人带去的是资金、是机会,不是鸦片。

时代不同了。

可悲的是,依然沉浸在大英帝国历史迷幻中的英国政客却不愿接受这一现实,他们总是用帝国扩张的逻辑来看待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

从鸦片战争英国议会讨论如何打开中国门户,到要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企依法进入英国,这个世界真的是发生了巨变。

英国政治家们如果不愿接受这一变化,那他们注定也不会找到一条能使英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