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保就业专家谈:青年就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在长期就业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需求冲击叠加的双重压力下,当前的青年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直面挑战,找准促进青年就业的发力点。

当前我国稳就业的关键点之一是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16岁~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9%,比整体失业率高出1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在长期就业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需求冲击叠加的双重压力下,当前的青年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直面挑战,找准促进青年就业的发力点。

青年就业为什么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动荡等因素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产生深远影响,使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短期冲击及经济增长波动对就业稳定的影响程度加大,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青年就业群体。

青年就业问题正在叠加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需求冲击双重压力。我国失业问题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所致,包括岗位和技能不匹配、岗位在空间上的不匹配、求职者对岗位和工作机会的信息缺乏了解等。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就业困难,表现最突出的一个群体就是青年人。我国分年龄的失业率显示,30岁以后失业率就变得相对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从长期来说,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点之一是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

不过,青年失业率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大多也面临此问题。2020年,全球37个发达国家15岁~24岁青年失业率平均水平为15%,其中女性比男性略高,达到15.4%,男性为14.8%。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青年人就业与择业机会成本增加、保留工资提高,青年失业率较高已是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好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青年失业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当,但又具有其自身特点。一方面,我国青年失业率季节性特征明显。一般在每年七八月份达到高峰,其他季节下降较快,这一特点为我国解决青年人失业问题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增长迅速。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中,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超过60%。最年轻组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占整个劳动年龄人口人力资本的比例基本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6.2%,这为我国进一步降低青年失业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青年就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加,供给叠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今年达到1076万人。同时,近年来,海外归国留学生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到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的规模每年都在60万人至80万人之间。受疫情影响,近两年高校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比例大幅下降。此外,求职毕业生的存量和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明显加大,供给叠加的压力使青年就业愈发困难。

第二,劳动力需求转变,青年就业技能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与劳动力供给不协调。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中超过一半是高职高专毕业生,产业升级导致高职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实操技能,由于技术进步加速了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折旧,导致高校毕业生技能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新技术应用加速,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替代低技能劳动力的趋势增加,加剧了青年失业风险。

第三,青年农民工的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完全匹配,面临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失业风险。我国农村劳动力中16岁至20岁组最年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仅能够满足制造业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门槛,其他年龄组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都无法满足产业需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青年农民工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他们中一部分转移到平台就业,程序化接单提供服务,技能水平并不能随时间提升,对其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效应。相对于高校毕业生,青年农民工更有可能因人力资本短板陷入失业风险。

第四,青年群体就业诉求、就业预期与就业选择行为同质化问题严重,加剧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求职选择时越来越关注职业的抗风险能力,考公考编热持续升温,这使得毕业生求职时间延长、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内卷”现象严重。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到公共部门或国有部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近一半。

破解青年就业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破解青年就业问题如何发力?其核心是要为青年人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锻造更强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高质量就业。

第一,重点支持实体经济部门尤其是创新经济部门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和优质就业岗位。国际上,一般来说,青年失业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部门都发展得比较好。我国制造业部门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升级,第三产业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农业也要转型和升级,在创新升级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第二,从鼓励创新创业的角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化制度环境,比如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减少创业审批事项;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融资渠道,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对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青年群体给予政策补贴;四是联合高校,鼓励各地建设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在金融、工商、税务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扶持。

第三,提升人力资本是解决青年人就业困难的关键支撑。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加力,一是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和正规的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来提升教育型人力资本;二是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获得和提升生产所需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三是通过医疗卫生状况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体质的增强提升健康型人力资本;四是通过培养个人在学习、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创新的素养和能力,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

第四,通过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稳定青年群体就业。一是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和创新经济发展,把财富创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是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打通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之间的隔阂;三是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市场导向,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四是建立更加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人群给予基本生活保障;五是在城镇地区为青年人建立“就业蓄水池”,在青年人暂时找不到工作时,有一个保底收入;六是加大对青年人的知识技能再培训,使其更多了解市场,更好地提高技能。同时,通过就业优先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终身学习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