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二期项目部分路段的人行道施工场景。
中国路桥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民尤苏波夫以前总是为出行发愁,因为他家门口的道路狭窄又颠簸。随着中国建设者的到来,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比什凯克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驼铃悠悠,商贾云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建设一度严重滞后,道路拥堵困扰着当地居民。据统计,2012年比什凯克市政道路总里程为1374公里,其中600公里沥青路面亟须修整。过去几年,在中国建设者的帮助下,比什凯克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等中企具体承建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项目,通过修整路面、新建道路和桥梁等,有效解决了道路不畅的难题。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竣工,累计完成49条城市道路改造工作,新建7座桥梁;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整体改造60条街道,新建5座桥梁。
看着家门口的道路焕然一新,比什凯克市民欢欣鼓舞。担任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的尤苏波夫告诉本报记者,修葺一新的道路十分平整,开车再也不颠簸了。以前,下雨时主干道也很容易泥泞不堪,现在连很多背街小巷也都经过了整修。“我有很多同事住在城外。以前开车上班,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现在通勤时间大大缩短了。”
“授人以鱼”还需“授人以渔”。在项目实施中,部分路网改造采用了沥青玛蹄脂施工新工艺,中国建设者积极向当地同行传授新技术和经验。工程师阿扎马特说,这种新工艺在比什凯克以前的道路施工中还从未用过,它使得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强的刚性框架和更高的稳定性,抗噪性能强,摩擦力大,还能有效解决低温开裂问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每每听到当地人称赞改造一新的街道时,我都很自豪。”中国路桥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总经理侯虎祥向记者介绍,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后,比什凯克的市政路网将更加完善便捷。“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我们愿意继续为促进中吉友谊‘铺路搭桥’。”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日益走深走实,为各方共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为地区国家和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