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再获丰收,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今天(12日)发布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的总和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创下新高。这一年的丰收是克服了无数困难拼出来的,辛勤的付出结出让人惊喜的收获。
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设定是基于精准评估中国人粮食安全做出的。根据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是粮食安全线。依此标准,我国14.1亿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13万亿斤,可以保障人均400公斤的安全线。连续8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意味着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百姓一日三餐吃饱吃好,粮食对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发展起到了保障和支撑作用。
今年的粮食丰收,除了克服天气因素、自然灾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风险挑战之外,还面临着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将疫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一考验。国家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范围,点对点保供。14个农资生产基地,7个物流基地,1个万吨级码头,2万多家农资经营网点和基层服务中心,共同构成了中农集团的农资供应分布网。得益于近年来农资流通网络的加速建设,即便是在非常时期,“最后一公里”也没有掉链子。确保农事活动正常开展,农时不耽误、农田不撂荒。这才有了夏秋两季的丰收,全年粮食的增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风险挑战叠加的背景下,丰收的意义更加凸显。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产出了近25%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连年丰收,保障自身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当下,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风险严重扰乱了世界粮食、化肥和能源市场,国际供应链受到冲击。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将粮食安全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坚持“授人以渔”,从根本上帮助缺粮国家提高粮食供应韧性,促进受援国农业发展,为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展现大国的责任担当。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这件大事上,始终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这条主线不放松。守好耕种资源红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我们就能守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