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文化观察—— 人民艺起评:演艺行业在变与不变中蓄着前行的力量

2022年,对演艺行业和所有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不寻常的年份。面对反复延宕的新冠感染疫情对剧场院团带来的冲击,众多文艺单位进行了多层次、多业态的新探索,为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积蓄着笃定前行的力量。

这一年,“云端”文艺绽放别样光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庆祝建院70周年期间推出的纪念版《茶馆》,开票不到两分钟5场演出全部售罄;经过高清修复的演唱会视频在社交平台形成“刷屏效应”,观看人数动辄过千万;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两周年时,包括音乐会、歌剧、舞蹈等多艺术门类的精彩内容在网上总点击量累计超34亿次……从“云课堂”“云演出”到“云创作”“云排练”,观众得以窥见更加真实立体而丰富生动的艺术样貌。可以说,直播间正在成为文艺演出的“第二舞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演艺行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这一年,演出新业态新技术层出不穷。今年前三季度,沉浸式、互动体验类项目已覆盖儿童剧、话剧、戏曲、魔术等多种艺术类型,在演出场次中的占比达8.18%,比2021年同期上升40.3%。依托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等非标准剧场,更多沉浸式项目给观众带来更强的现场参与感,不断刷新观众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随着5G技术的普及,观众能够在线上“智慧剧场”里从任意角度观看表演、欣赏细节,也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享受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印刻下演艺行业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坚实步伐。

这一年,行业发展的制度基石不断夯实。我们见证了不少用心制作的文艺精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收获票房口碑双丰收,也看到一些浮皮潦草之作短暂浮起之后又迅速湮没;我们欣喜于不少青年从业者脚踏实地、苦练内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台柱子”,也感慨于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在违法失德后迅速滑落。从《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施行,到针对从业人员违法失德、唯流量论、畸形审美等加强管理整治,一系列严实举措有效遏制了不良倾向,廓清了演艺行业发展风气。

有人将“转型”作为2022年演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但其实,变化中的不变同样耀眼。时间之河滚滚向前,观众对于优质文化供给的旺盛需求一以贯之,“内容为王”的道理也不曾改变。经过一段“暂停期”,观众对各类演出思想内容、制作质量、策划水平的要求没有降低、反倒更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场场爆满,取材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巡演32座城市、演出超过200场,话剧《人世间》在山东烟台顺利演出,谢幕时全场爆满的观众中响起了6次热烈掌声,无不证明了“好作品永远不缺观众”的道理。

有观众察觉到,2022年的现实题材作品佳作频出。从沪剧《敦煌女儿》生动展现樊锦诗50多年扎根坚守甘肃大漠的人生历程,到话剧《桂梅老师》聚焦“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感人事迹,塑造出真实、丰满、立体的英模形象,创作者们把目光对准鲜活的实践、生动的典型,将众多彰显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故事搬上舞台。同时,今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演艺行业“流量密码”的一年。从用音乐与舞蹈呈现中华经典神话的交响芭蕾《世纪》,到用写意的方式把苏轼诗词书画搬上舞台的舞剧《东坡》,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台艺术作品成为爆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极具辨识度的演艺IP,这是2022年诸多演艺品牌火爆“出圈”的原因,也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文艺工作者深谙自己担负着的使命和责任,并将之转化为持之不懈创作优秀作品的坚守。这样的坚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显珍贵和不易。回望2022年演艺行业的发展历程,最应该对那些台前幕后的工作者和关注支持的观众致以谢意,因为他们始终坚信,2022年每一场延期的演出、每一张未曾兑现的票根、每一条通知取消的短信中,都积淀着不曾消退的热爱、积蓄着来年蓬勃生长的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对于包括演艺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来说,坚定融合、转型、升级的步伐,坚持以质取胜、锻造精品的发展道路,色彩斑斓、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