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

“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昨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当前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对轻型、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有可能转重症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可以降低转重率。对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推动重症向轻症转变,减少病亡率。他认为,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患者选择居家对症中药治疗,可以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此外,中医药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能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措并举做好中药供应保障工作,配合工信部建立了医疗物资生产保供的日调度机制,统一调度重点医疗物资保障品种,摸清产能产量,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增产。同时,推动多元化中药产品的供给,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多种中成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扩大中药选用范围;推动支持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加强院内制剂、协定处方的生产供应,加强中药汤剂的使用,提供多元化的中药选择。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密切跟踪中药材的市场情况,科学研判相关药材的蕴藏量,加强对种植企业和农户的引导,也引导中药企业保持合理库存,做好原料储备,保证中药的供应和生产。

在做好相关中药储备的同时,我国还迅速扩充中医救治资源,加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急诊、肺病科、ICU等科室的建设。目前,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扩容了ICU床位;通过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加强了重症救治的力量。

米锋说,疫情发生三年来,中方的专业技术部门、有关专业机构和专家,一直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据不完全统计,双方在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60余次。同时我们还和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中方愿继续同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助力全球早日终结疫情。”

热点回应

1、如何缓解“刀片喉”?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刀片喉”是全身热毒症状减轻后,热毒聚集到咽喉的一种症状表现。在新冠病毒感染早期的中医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在解表药的基础上,增加清热解毒利咽的药物,患者服药后通过微微发汗,把热毒透出去,“刀片喉”症状便会很少出现。

如果已经出现“刀片喉”,患者可以服用利咽止痛、解毒利咽的药物,如六神丸、六神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等减轻病状。此外,使用针灸的办法,如针刺少商穴、商阳穴等,也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如果咽喉痛非常严重,患者应前往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2、“阳康”后持续咳嗽会不会变成肺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

从中医的角度,新冠病毒感染后期主要是余邪未尽、正气受伤。因痰热未清,肺阴受伤,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遗留咳嗽。这类咳嗽往往有痰少、色白、质黏,或者伴有咽痒的症状。临床治疗一方面是扶正,即养阴润肺;另一方面是祛邪,清热化痰。如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等中成药,在治疗咳嗽方面都有不错的疗效。

如果是肺炎的咳嗽,会同时出现持续发热、喘促,大量的黄黏痰,以及食欲的严重下降。如出现肺炎咳嗽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老人、儿童如持续反复咳嗽,老人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儿童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口唇紫绀,都要及时就医。(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