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网友关注】襄阳市自贸片区是如何应对疫情影响的?

疫情期间,襄阳自贸片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域开放型功能平台作用,多措并举、科学调度,努力实现内外贸有效贯通、产供销有机衔接,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全力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1.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襄阳自贸片区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提供上门审批服务,同时采取科级以上干部包保服务企业的形式,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于3月12日出台《高新区(自贸片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九条措施》,从加强复工复产企业用工服务、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项目等多方面入手,积极解决员工返岗生产、酒店征用、物流车通行等一系列难题,有效帮助片区企业降低疫情影响。截至3月31日,襄阳片区已经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家,占100%;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0家,占10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7家,其中已复工复产企业35家,占94.6%(未复工复产2家为学校);“四下”企业已备案复工复产633家。目前,返岗员工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

2.夯实物资运输通道,保障内外物流畅通。疫情期间,片区积极对接协调,保障对外物流通畅,为企业正常生产做好相关服务。财智联盟在国内疫情防控期间,对出口外贸企业提供物流通道应急方案,协助襄阳轴承厂在疫情期间完成2个集装箱共40余吨汽车零部件货物的出口业务;为避免本地出口企业违约风险,陆港公司主动与全市72家外贸企业对接,对货物滞留港口情况、发运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摸排,在摸排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物流方案,积极为企业解决交通管制、订舱难、运费上浮等物流问题;片区加强与金鹰公铁联运物流园、东风铁路襄阳货运处、襄阳火车站等货运场站的工作联动机制,通过“公转铁”“铁公联运”等模式,做好公路交通管制期间相关救援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疫情期间,片区铁路物流完成区域内各类救援物资国内到发运输共2000多集装箱,总量逾10万吨。接卸正大集团应急物资300吨、区域应急钢材1000吨,接收从江西南昌发出的40辆医用救护车;发出东风旅行车有限公司生产的44辆校车至上海、杭州等地。同时,为顺丰、东风、正大、襄轴等多家企业提供进出口物流服务,完成出口至美国、日本、印度、南非等地,各类物资共122车,240个标准箱,货重8100吨。

下一步工作计划: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准入”阶段,完善“多证合一”登记规范化流程,梳理外资银行等新型业态注册的各类前置条件,积极支持新业态落户自贸片区;在“准营”阶段,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联合监管;在“准建”阶段,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细化“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

2.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大细分领域研究力度,对产业链每个要素获得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引进现代物流、法律服务、金融等服务业业态;用足用好自贸区负面清单、国家支持自贸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及国家、省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吸引生产要素到片区集聚发展。同时,结合片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研究提出一批兼具首创性和可行性的政策诉求,向上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以小切口突破助推全产业链制度创新。

3.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引导各类金融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入驻片区,积极开发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放大产品叠加效能。积极推动襄阳自贸片区财智服务联盟建设,通过开展数字金融标准模型的设计与研究,形成以企业财务数据为核心,其它相关数据相配合,多维度“可查、可验、可信、可追溯”征信数据体系。发挥英诺迪克“自贸区+境外招商+科技创新”的创新平台作用,促进更多国外科技成果落地片区;加快“双创”载体建设,搭建更多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片区科技创新水平。加快检验检测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军融合产业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化学院建设,搭建更多科技创新平台,丰富企业创新样本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