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全国两会精神犹若春风一般,催人奋进,三秦大地干部群众以饱满热情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
从风陵晓渡看黄河春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奋斗者的心态、追梦人的状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绿肥黄瘦,百姓端上“生态碗”
“潼关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潼关过去生态环境的形象比照,它真实反映出老百姓对绿色的渴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为切实将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实际工作,潼关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以坚定的信心苦干实干,在新的征程做出新的贡献。
潼关县林业局副局长郭建军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近年来,潼关县围绕黄河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退耕还湿、湿地封育以及“黄河湿地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此外,潼关县委、县政府还积极构建了全域水系绿化,绿化河堤达到了8.2公里;建设黄河西岸防护林1120亩,水岸林木绿化率已达92%,真正在坮塬沟壑上绘就了“绿肥黄瘦”生态美景。
走进潼关县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登上高台眺望,所见之处水草丰茂,芦荡密布间,不时有飞鸟悠然掠过。“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水质好了、水鸟变多了。”潼关县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刘鹏一脸自豪。
追青逐绿,产业发展“林生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大力发展当地适宜的、稳定的特色主导产业,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一直以来是潼关县领导班子不断思索的问题。
在潼关县金桥现代农业园区展厅内,石榴饮品、化妆品等“石榴+”新产品,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软籽石榴果实营养丰富,和普通石榴相比,软籽石榴个头大、皮薄汁多、籽粒绵软、甜度高,树龄长、收益时间久。”园区工作人员王硕介绍,这些年,陕西金桥现代农业园区不仅发展种植了软籽石榴6000余亩,还自主培育了“岳渎红软籽”石榴苗木。规模化的软籽石榴种植,不仅拓宽了当地农户的增收渠道,也让潼关农业发展多了一个金字招牌。“软籽石榴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增收致富。”王硕说。
“小石榴”做出“大文章”,这是潼关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产业之路的缩影。
青山披绿、林下掘金。该县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聚焦补链强链延链,林业产业全链条升级转型,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突破15万亩,年产值达4.5亿元。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1000亩,林麝养殖3家,林下中草药种植发展成为富民特色产业。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54名,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27.84万元,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
文旅融合,小吃成为“大产业”
随着喜人的生态变化,潼关县因地制宜,以文化休闲体验为主导产品,以“山水关城金”为特色的秦晋豫金三角生态文化旅游新高地,力求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挣上“旅游钱”。以潼关黄金、潼关软籽石榴、潼关古城、潼关肉夹馍、潼关酱菜“五大品牌”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快发展“+文旅”新业态,延伸文旅产业链条,让一个个当地风味成为大产业。
在潼蘇祥肉夹馍生产加工基地,几十名妇女正在熟练地赶制一批潼关肉夹馍速冻饼订单。
为加快潼关肉夹馍产业发展,潼关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领”,先后制定扶持政策,从培训、创业、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成立了小吃协会。如今,潼关肉夹馍产业已完全从传统产业成长为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乡村支柱产业。正常情况下,全县每天生产速冻饼260万个,全年产出超过7亿个,年产值达到1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达2万余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紧盯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潼关县县委书记于娟侠表示,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注重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携手共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美丽潼关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