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批现场工程师涌现,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助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不缺研发设计人员,也不缺一线操作员,但兼具两方面技能的现场工程师十分紧俏——这是如今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现场工程师,是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能第一时间解决生产现场的复杂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加速演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加快培养以现场工程师为代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面对现场工程师短缺难题,教育部等多部门去年印发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培养现场工程师人才,市场需求是主导。企业根据现场工程师的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相关的培养、任用、激励机制,能够让市场需求更为清晰,更好地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在相关部门的遴选和牵线搭桥下,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试点,构建多维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利于实现院校就业群体与新型职业岗位的供需匹配,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壮大现场工程师队伍,职业教育是依托。职业院校可以主动对接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建成一批引领新技术、新职业发展,满足产业链需求的专业群。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职业院校通过开设特色科目,为学生尽可能创造更多模拟和真实实践场景,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字化专业水平和现场实操能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开展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随着申报工作有序推进,相关部门遴选发布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这将为突破制造业复合型人才不足的瓶颈探索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相信随着一批批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的现场工程师涌现,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助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3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