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某小区“霸占车位”事件落下帷幕。事情的来龙去脉谈不上复杂,过程却一波三折,在舆论的聚光灯下更是演化成社会闹剧、网暴事件,已超出了“邻里纠纷”的范畴,足以让人反复审视、深入思考。
论出个是非曲直、求得个水落石出,是很多网民关注社会热点尤其是争议事件最直观、最直接的反应。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这种动辄诉诸公共场域的做法,在推动舆论热议、推进问题解决上,时不时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于维护公平正义、遵守公序良俗的朴素愿望,作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式,万千网友的转发、点评、跟帖对公共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只不过,网络无远弗届,却不可肆意妄为。网民表达关切,绝不能以揭露隐私、侵害权益为前提。此次“霸占车位”事件过程中,有网友“人肉”车主的照片、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相关评论区充斥着谴责、谩骂、嘲讽等极端言论,甚至还有无辜网友的肖像被有心之人拿来冒充和传播,成为新的受害者。一个个真假难辨的“爆料”,一句句充满戾气的“宣泄”,不仅无益于事件的解决,还会给当事人双方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即便是车位业主也坦言:“现在局面控制不住了”“希望网友也口下留情,不要把别人的隐私都曝出来”。
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却始终屡禁不绝。一旦遇到社会热点的“火苗”,就容易“煽风点火”,通过施加网络暴力逼迫当事人“就范”。不可否认,这当中一定存在着最朴素的正义感,有种“出一口恶气”的简单想法。也要警惕,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炮制谎言谣言,妄图浑水摸鱼。然而,无论是客观想法还是主观意愿,躲在角落“按键伤人”的行为,看似伸张正义,实则乱打一通,极易中伤、误伤乃至自伤。要知道,任何一点“唾沫星子”,在数以亿计的网民规模下都有可能酿成一场害人害己的暴风雨。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筒,人人也都有马甲。但这不意味着,匿名就能成为“保护伞”,虚拟就可以是“免罪牌”。这不仅是约定俗成的道德倡议,更是利剑出鞘的法治规范。最高法明确表示,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最高检也提出,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中央网信办要求,从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设置一键防护功能、选择私信接收范围、严处违规账号平台等方面重拳出击……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相关犯罪,正在成为全社会一致的愿望、凝聚的共识、务实的行动。
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绝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跟风起哄的地方。积极参与而不是搬弄是非,就事论事而不是生拉硬扯,温和理性而不是恣意乖张,惟其如此网络舆论才有价值,公共议题才有结果,网络世界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