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垃圾治理唱响美丽乡村新乐章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农村美不美,环境是关键。保康在推进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中,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抓手,建机制、强投入、改习惯,让农民生活真正从“面子”美到“里子”。

“四员合一”改革,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整合垃圾治理、道路维护、河道管护、森林管护四项人员,捋顺职责,提高人员待遇和工作效率,让农村保洁员职责更加明确、待遇更有保障、工作更有责任心,同时建立村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长效机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

完善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补齐短板,完善镇、村级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配套建设村级垃圾分拣站120余座,建设12座镇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实现乡镇中转站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全覆盖;针对偏远镇村垃圾集中处理距离远、费用高问题,结合国家政策积极探索小型化、分散化、无害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试点建设。目前,已在过渡湾镇、寺坪镇、马桥镇尧治河村及黄龙观村建成4座小型焚烧处理设施,有效解决了偏远镇村垃圾处理问题,省内多个县市前来考察学习。2023年,过渡湾镇、马桥镇被省乡村振兴局、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纳入脱贫县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乡镇。5月12日,全省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工作观摩培训会在保康召开,来自省六个地市(州)城管执法委、试点县市、试点乡镇负责同志90名代表参加观摩培训。下一步,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将继续以试点乡镇为契机,不断完善偏远乡镇镇域垃圾收运处体系建设,打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康模式”。

常态化宣传引导,不断强化村民垃圾分类习惯改善。围绕“垃圾分类我先行,美好环境共缔造”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农村活动。拉横幅贴标语,发放《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保康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倡导村民讲卫生、懂分类、爱健康;结合垃圾分类宣传栏、村站广播等多种形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用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约束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村民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让“能分类”向“分好类”转变。

(作者:曾柏菡 朱代武 王晓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