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后浪”瞄准供需两端育新机
经济发展持久动力正在形成,经济潜力将深度释放
随着今年“618”购物节临近,各地政府和电商平台摩拳擦掌,发放巨额现金消费券和补贴力促消费。记者了解到,仅6日正式开启的“北京消费季”,就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了100多亿元消费券,将为不少企业开启“回血之战”。
目前,全国生产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速恢复,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经济社会复苏势头强劲。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未来政策工具箱将进一步打开,瞄准供需两端,培育新动能,充分释放市场潜力。
释放内需潜力
形成经济发展持久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今年宏观政策要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促进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与消费、投资、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需求方面,计划显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推动国内需求稳步扩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的最大难题仍是供大于求、需求不足,这是我国提出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的主要原因。
目前,这方面的政策工具箱已经在加速开启,包括通过减费降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措施持续为企业减负。仅6月1日一天,央行网站就公布了三个相关文件,包括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提出支持优质中小微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等举措。此外还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和《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现阶段政策主要通过扩大投资需求来拉动内需,今年已经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达到2万亿元,主要用途指向基建投资。应对短期冲击时,以投资为着力点见效最快,但中长期内,扩大消费需求才是政策的核心关切。
对于我国的经济潜力,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此前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正在优化升级,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有效投资需求潜力很大,这二者结合就是巨大的内需潜力,是我们最大优势所在。只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就能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强劲动力。
一揽子政策将出
推动供给侧升级
除了扩大需求,政策也将面向改善供给发力。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今年产业政策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着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就如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今年要推出的政策措施,包括出台支持制造业民营企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意见,研究出台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意见,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示范,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
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加速落实有关政策安排。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5月底透露,接下来将引导和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
数据显示,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背景下,不少金融机构把支持制造业企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4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比3月末高1.1个百分点,是2011年3月以来的高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快速增长,4月末余额同比增长39.9%,比3月末高0.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供给侧育新机的战略中,“新基建”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谢亚轩表示,“新基建”投资实际上属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目前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已经收窄,这意味着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改投资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的逻辑不但没被破坏,反而进一步增强。
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新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要调整投资领域,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向好态势明显
多项数据显示,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全国生产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速恢复,经济社会复苏势头强劲、向好态势明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有关数据显示消费市场保持回暖复苏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1日,零售各业态限额以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5%,商务部确定的11条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店铺开业率达到了94.5%,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3%和81.6%;5月下旬,重点监测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5月中旬增长4.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4月上升3.9个百分点,达到57.9%。
工业企业利润方面,4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八成行业利润改善,半数以上行业利润实现增长。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1.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大幅收窄30.6个百分点。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都显示内需正在稳步恢复,前期出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落地见效,逆周期调节政策同步发力,叠加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内需市场,我国工业经济将展现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秩序逐步恢复,数字经济、线上消费也迸发出新活力。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俞峰表示,6月1日至4日,北京商家在天猫“618”活动的成交额同比增长60%。另一电商平台京东的数据显示,6月1日启动的“618”网购节促销活动当天,四川、湖北等省大家电成交额同比均以100%左右幅度增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