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进村”,为新能源汽车下乡“铺路”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接续发力,我国将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下乡这篇“大文章”?

“下乡”3年 硕果累累

2020年7月,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逐渐深入三四线城市,不断贴近县乡市场和农村消费者。

近3年来,活动推出近200款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

“车马未动,建桩先行。”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黄焘表示,通过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充换电“一张网”运营监管平台,海南新能源汽车推广再提速。

据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主任钟东介绍,今年前4个月,海南已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91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达43.6%。

相关部委、地方大力支持,五菱、比亚迪、吉利等车企也在积极发力。

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比亚迪持续推出适合县乡汽车使用场景的车型,渠道下沉,以方便县乡消费者看车、试车、买车、修车,推动品牌认知度和销量稳步提升。

“‘下乡’活动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推动销量稳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王军说。

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9年的120.6万辆猛增至2022年的688.7万辆;非一二线城市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17.5万辆飞涨至2022年的171.4万辆。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不仅引导企业加码下沉市场,促进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全面升级,更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迈向新阶段。

市场空间大 经济潜力足

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5月《意见》颁布;6月8日,商务部宣布将组织开展“百城联动”等汽车促消费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

相关政策接续出台,释放了什么关键信号?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许海东表示,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既能持续拓展广大县乡市场空间,又能完善能源链路,助推相关产业发展,着眼未来大有文章可做。

当前,全国多地着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下乡“铺路”。

“半小时可充一半电量,每月的充电费仅100多元。”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巨网村村民郭新安告诉记者,自从3月份邻村安装了充电桩,他的“里程焦虑”便消失了。

“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犹如打通乡村‘七经八脉’。”安徽省经信厅汽车工业处处长马翠兵表示,此举可促进乡村购车选择更多,城市居民来乡村也更加便利,势必带动旅游、物流、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专家表示,如今喜欢自然、田园风光自驾游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广阔。伴随政策引导和居民收入的提升,农村地区用车需求和消费潜力将越发凸显。

“新能源汽车县乡地区渗透率远低于城市,提升空间巨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推动县乡市场消费增长和实现新能源车普及将是重大市场机遇,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和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重大意义。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中汽协预测,未来如能满足农村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将可能撬动5000亿元规模的超级市场。

促进更好“下乡”,如何发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期表示,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

许海东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下乡仍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车相较燃油车价格依然偏高。产品供给类型有限,如何科学定向研发适合的车型成为车企必修课。

——当前新能源汽车利润率普遍不高。渠道下沉、推广、促销等成本附加,车企盈利难度变大。

——充电设施不足制约县乡地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短期内难盈利。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定位总监张大伟表示,县乡消费群体价格敏感度高,期望价位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

业内专家建议,车企应研发更适合县乡地区的车型,比如可适当降低续航里程,以节约成本。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可考虑倾斜、引导,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加大帮扶力度。

崔东树表示,应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宣传和科普工作,鼓励和发动更多力量,推动农村基础电力设施更新和建设,多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提升配电网容量等。

“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一项长期活动、系统工程。”许海东表示,下一步,需要政府、车企、电网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发掘经济潜力,拓展市场空间。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稳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