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康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为促进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提供支撑。
6月11日,保神高速公路第三标段2号搅拌站现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保神高速、郑万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阵地。
两个月前,马桥镇古泉沟村四组村民姬其勇因疫情滞留家中,听说保神高速招工,因为他会驾驶装载机,当即被聘用。
姬其勇说:“来保神高速建设工地开装载机,一个月有5000多元收入,我比较满意。”
保神高速三标段茅山隧道由中铁大桥局六公司承建,在茅山隧道,笔者见到了正在这里开装载机的小沟村二组村民柳发军。
4月7日茅山隧道开工,听说招工,柳发军就来到这里开装载机。他高兴地说:“工地离家近,能照顾到家庭,工资一个月有七八千元,我很开心。”
保神高速协调指挥部项目秘书陆大军说,保神高速是湖北省“十三五”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要求,保神高速必须在2020年底建成通车。受疫情影响,项目工期压力较大。
一边是工人无法到岗开不了工,另一边是农民工在疫情期间遇到就业瓶颈。面对挑战,保康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支持农民工就近就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我们一方面采取措施促成各项目部职工返岗复工,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当地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加入到项目建设中。”陆大军说。
截至目前,保神高速5个标段共接纳吸收1566名保康籍农民工务工,确保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中铁大桥局六公司项目书记何振刚说:“保神高速三标段3月17日复工,当时外地农民工过不来,为了保证正常复工复产,我们一次性吸纳了120名保康当地农民工就业。”
目前,在郑万高铁保康段工程建设现场,313名保康籍农民工奋战在各个标段项目工地上。据了解,郑万高铁、保神高速项目建设,2019年共吸纳保康籍务工人员375人,发放劳务费用2500万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保康境内的横冲旅游景区,乡村振兴试点村刘家坪、白竹、小沟等工程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这些项目吸纳了大量保康本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务工增收。
保康茶叶、蔬菜、核桃、烟叶、蓝莓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在80万亩以上,这些特色产业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提供了重要场所。
5月中旬以来,过渡湾镇茶庵村、城关镇百果园等地的蓝莓相继成熟,进入采摘黄金季。蓝莓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这段时间,每天天不亮,在过渡湾镇茶庵村蓝莓种植基地,200多名本村和周边的村民就来到这里采摘蓝莓。
近年来,过渡湾镇茶庵村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65户村民以土地山林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蓝莓专业合作社,建成2500亩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全村有600余人常年在蓝莓种植基地务工,每年蓝莓采摘务工收入近300万元。
李绍青是茶庵村四组村民,自从村里建起了蓝莓种植基地,全家4口人都在基地务工,仅采摘蓝莓鲜果一季收入就达2万多元。
襄阳佰蒂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顺民告诉笔者:“公司以茶庵村蓝莓种植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马良、店垭、两峪等乡镇发展蓝莓产业8000多亩,带动3000多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务工,3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受疫情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各地积极帮助滞留在家的农民工寻找增收门路,确保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收入不降低、生活有保障。
歇马镇合作村党支部书记黄佳国说:“合作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200多人,今年有60多人没有出门务工。为此,村‘两委’对这些人实行责任包保,帮助发展种植烟叶120多亩、蔬菜200多亩,使他们收入有保障。”
合作村二组村民吴喜荣,因为外出务工受阻,在家里发展烟叶种植。烟站和村里知道情况后,联系银行上门为其贷款2万元。有了生产资金保障以及技术员做后盾,吴喜荣更加坚定了发展烟叶种植的信心。
歇马镇横河村村民袁显根一直在外地打工,受疫情影响,他决定在家里发展露天蔬菜70亩,种植烟叶30亩,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70多户农户发展反季节蔬菜600多亩。
县人社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5.09万人,今年有1.2万名农民工在重点工程项目、县内建设工地以及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工地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务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