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迎“热”而上,点“燃”夏日经济

近段时间,多地持续高温,“清凉商品”走俏、避暑游热度攀升、夜间消费业态“上新”,丰富多彩的避暑休闲活动,正持续激发夏日经济新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传统高温城市的整体出游意愿达到94.6%,受访者中38.4%的居民计划出游2次,35.1%的居民计划出游3次。夏日炎炎,高温也抵挡不住人们的出行,高温天气将不再是“绊脚石”,而是激活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但在大力发展夏日经济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游客反映,商业痕迹太重,摊子一支、烧烤一架、小酒一喝,打造山寨版“诗与远方”;一些地方纯粹追求热点,低配置加上千篇一律的画风,观感、体验感大打折扣。夏日经济要想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就要打破单一和同质化,增强消费记忆点,才能蹭上酷暑的“热度”向更高形态进化。

匀点“烟火气”,人气“聚”起来。今年以来,从被烧烤带火的山东淄博,到被影视剧带火的广东江门、安徽蚌埠,再到被“村BA”“村超”带火的贵州黔东南,网红地标、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城市,怎么会突然走红?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接地气,那里的场景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愿意去参与、去体验。冰冰凉凉的消暑食品、熙熙攘攘的客流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吆喝,可能有些杂乱,可能有些嘈杂,却是热闹喧嚣的人间烟火。因而,夏日经济不能只把刺激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而是着眼于日常生活,安排好生活的柴米油盐,做好市井的小买小卖,守好怀旧的味蕾记忆,呈上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消费形态于一体的盛宴,绘就热气腾腾的夏日商业图景。

添点“文化味”,内涵“品”起来。在北京,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涌入颐和园、故宫等热门景点;在西安,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景区一票难求;在重庆,夜晚的洪崖洞灯光璀璨、游人如织,容光焕发的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的地全是历史,这些城市在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中熠熠生辉。同样出圈的还有文创雪糕,杭州西湖“断桥相会”文创雪糕设计成两部分,游客手持两片西湖雪糕合在一起,就能还原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的场景,不仅造型新颖,更巧妙结合了传统文化与雪糕,既有“高颜值”又带有文化属性,还能拍照打卡、实现社交功能。更有被社交媒体平台热捧的西安永兴坊“摔碗酒”习俗,就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唱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双簧戏”,内涵与颜值齐飞、文化与内容并存,才能让景观活起来、动起来,建立起游客与景观的情感联系,加深游客对文化的认知、认同,不断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启幕活色生香的夏日文化盛宴。

涨点“创意值”,体验“新”起来。热门景区游人如织,网红餐厅“一桌难求”,酒店预订量井喷式增长,夜晚的城市街道依然熙熙攘攘。在流量至上的照妖镜后,如出一辙的“复制粘贴”无处遁形,加速回归的真实写照映入眼前。一时的噱头和孤立的网红设施,只能维持短期的红火。如玉溪澄江粉色沙滩,精挑细选天气、光线和视角,叠加夸张滤镜,蓝色变成粉色,可谓“假气”十足。反观栾川县鸡冠洞景区,空间扩容打造新场景、业态破圈吸引各年龄段消费者,仅是“五一”假期,接待了7.2万人,单日接待量创开业30年来历史新高。夏日经济不光要能走马观花,更要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明确自身定位,同城市形象联动,融入创新创造,形成核心竞争力,建立独一无二的IP,筑造耳目一新的夏日“留量”乐园。

气象经济学中著名的“一度效应”认为,每当气温发生一度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骄阳似火,是大热“揽金”商机,更是消费转型良机。夏日经济要迎“热”而上,匀点“烟火气”、添点“文化味”、涨点“创意值”,点“燃”夏日,释放消费“新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伍佳梦(宜昌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