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享安逸却回乡带领村民“拔穷根”——湖北大冶一位69岁老党员的初心情怀

年逾花甲,原本应该坐享“清福”,可他却给自己“找事”,回乡当起了村支书。面对不解,他淡然处之。当村支书6年来,昔日的“贫困村”成功脱贫摘帽,村集体经济越来越有活力,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虽然累,但他的眼中却满是欣慰。

航拍大冶市金湖街田垅村。新华网 刘生辉 摄

“不拔掉家乡穷根,我愧对家乡人”

仲夏时节,站在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田垅村绿色的田埂上,放眼望去,乡村公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种植园里的葡萄藤上开始挂出果实,远处相邻的荷塘碧叶接天……

走进田垅村村委会,正中是一座新办公楼,与之相对的是老办公楼改造成的村老年活动中心,两边是村医务室和粉刷一新的废弃村小学教学楼(供村委会使用)。院子里,树木、草坪、景观石点缀其中,令人赏心悦目。经过几年努力,昔日的贫困村已悄然发生蜕变。而这背后,离不开田垅村69岁的“带头人”张友山的辛勤奉献。

在当地,张友山是“名人”。他曾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全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新时代共产党员楷模”“黄石市最美退役军人”等。在花甲之年,他原本应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可偏偏回乡当起了村支部书记。

17岁入伍,45岁正团转业,61岁从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正县级)任上退休。2012年,张友山退休后和老伴来到北京,跟着儿子一家过了两年惬意的退休生活。

新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014年。当年7月,他的家乡大冶市金湖街道党委领导几次邀请他,希望他能发挥余热,回乡担任田垅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

张友山犹豫过。一方面,他在田垅村土生土长,乡土难弃,乡情难舍。但另一方面,家乡的贫穷面貌他心中有数,自己毕竟年岁大了,身体还患有多种疾病,村支部书记一职责任大,到底能不能扛起这副担子,他心里没底。

很长一段时间,他内心纠结,备受煎熬。

“不拔掉家乡穷根,我愧对家乡人!”最终,组织的信任,村民的期盼,家乡的情结,让他下定决心接下这副担子。

对于他的决定身边人不理解。

老伴埋怨:退休了不好好歇歇还折腾个啥?要去你自己去!

经商的战友调侃他:没想到你退休了“官瘾”还这么大?要是实在闲不住可来我这儿帮忙呀。

心意已决的张友山不为所动,只身收拾行囊带上药瓶返乡。

田垅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华网 张潘 摄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张友山的家乡田垅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2000多村民,多数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孩子。

因为缺少劳动力,田垅村农田抛荒现象严重。全村无村级企业,村集体经济零收入,村集体资产负债50多万元。全村有贫困家庭26户,五保户4户,低保户22户。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人均年收入还不到大冶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

经济弱,基础设施差。村里无路灯,湾组之间多是泥巴路,村民进城需借道邻村,路程偏远且路况不佳。

更糟糕的是,该村基层党组织长期软弱涣散。张友山接手前,前两任村支部书记都因犯了错误受到处分,因没有合适人选,该村支部书记一职已空缺一年多。支部党员年龄偏大,已三年未发展过新党员。由于村级集体薄弱,村干部三年多未领过工资……

在部队和机关多年从事党务人事工作的张友山意识到,贫穷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组织涣散,人心涣散。要摘掉“贫困村”的帽子,首先必须要解决好班子和队伍问题。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他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村委班子。

他将过去流失在外的党员尤其是一些能人请回村里,为村“两委”班子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村两委委员戴胜伟等人就这样被请回村成为张友山的团队成员。

增强支部力量的同时,张友山对支部进行了思想、组织、制度、财务和环境“五项整顿”。一系列制度面前,他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

每天他第一个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值班值守他抢前,整治环境卫生他抢前,为群众解决难题他同样挺身在前。他建立了“十必访”制度,天天下乡听民意解民难。一根电线落在路中间,挡住村民去路,张友山砍来一棵树,把电线撑起来,手磨起血泡;公路狭窄,两侧杂草盖住路面,他带领村干部除草修路;村民居住分散,晚上摸黑不敢出门,他多方筹措资金,为每个湾子安装了路灯……

他建立了工作日志,规定每名委员必须当天记录工作情况,没有工作的时候,必须主动谋事找事,坚决杜绝尸位素餐……

在大家眼里,张友山的严谨细致是出了名的。严谨细致到什么程度?“我们做的扶贫资料,标点符号错了他都要指出来。”村两委委员戴胜伟说。

为保持队伍清正廉洁,回村不久,张友山就定了一个规矩,“村里的所有项目建设,村干部及其亲属不能参与投标和承包”。几年来,村里几十个大小项目全部按“四议两公开”和正规投标程序办理。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他还组织成立村理事会,帮助村民解决日常事务和纠纷,理事会解决不了的,再由村委会出面解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田垅村的面貌为之一变。“有事就找张书记。”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心越靠越拢,逐渐汇聚成推动田垅村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

田垅村党支部作风、面貌的根本改变,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航拍田垅村葡萄园。新华网 张潘 摄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项目就谋划项目”

在整顿班子、队伍的同时,张友山也在苦苦思索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张友山明白,村与村的贫富差距,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主导产业和区位优势。比如大冶市灵乡坳头村,因占据了矿产资源的先天条件,村集体经济在全国有名;还地桥镇黄金湖村,因水域区位优势明显,村民通过渔业生产而产生良好收益。

反观田垅村,既不靠山,也不靠水,发展产业存在先天短板,田垅村的致富之路又在何处?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项目就谋划项目。从小项目做起,稳扎稳打。”村民大会上,张友山说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2015年,通过私人承包、集体入股、按股分红的形式,田垅村建起50亩葡萄种植园,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万元收入。他还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全村85%的土地实现流转,不仅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还推动了产业发展。精养鱼池,蘑菇基地,生物颗粒燃料,果蔬项目……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或通过集体投资、集体经营,或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起来。在他的努力下,光伏发电项目也在田垅村落户,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再添财源。

如今,村集体依靠这些项目每年可获得十几万元的纯收入,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田垅村也在2016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各项基础设施也加快了建设步伐。村里自筹资金70余万元建起一条新公路,村民去市区更加便捷,时间比过去缩短20多分钟。村组之间、组与组之间,原先的泥巴路现在都成了水泥路。全村改自来水、改公厕,路灯全部改造升级。村委会筹资建起了新办公楼,功能更加完善。老办公楼和废弃的村小学教学楼也重新整修合理利用,增添了新的村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老年人照料中心,村委会院子花园化程度越来越高……粗略算来,全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达30多项,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全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家底逐渐厚实,田垅村所有的五保户、低保户、重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照顾。

张友山正在村民家中走访。新华网 刘生辉 摄

“年龄大了,做事的机会越来越少,更要珍惜”

回乡担任村支部书记6年了,他成功帮助家乡拔掉穷根,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回首这几年,常有人问张友山,“累不累?”

“累!”张友山如实答道。

他已年近七旬,远离家人一个人吃住在村里,平时生活中的洗衣、做饭、看病等全靠自我照料。

他为了办事方便,自己花钱买了一辆电动车。外出开会、办事,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他都骑着电动车。有一次外出办事回村,车子没电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推着车走了几里路,腰酸背疼、精疲力尽,回到家还要自己做饭吃。

他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多年,定期需要打针吃药。每个月他都要骑电动车转公交车去黄石市买药,来来回回好几趟也很麻烦,但这些年他都坚持下来了。

虽然苦,虽然累,但看到田垅村这几年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治理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张友山觉得值。

为了村民富裕,他不怕继续吃苦受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村民种的蘑菇销售困难,他和村干部戴胜伟一起顶着寒冷,半夜骑车跑到远郊的集贸市场帮贫困户卖蘑菇。

“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再不做点事,以后做事的机会和时间就越来越少,更要珍惜。”张友山说。

张友山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田垅。“在部队奉献28年青春,在工商局工作十几年,现在我作为田垅村的带头人,同样要慎终如始,站好最后一班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