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中升级转型 ——访牛津大学终身教授傅晓岚

傅晓岚,英国牛津大学社会科学领域首位大陆华人终身教授,牛津大学技术管理发展中心创始主任,国际发展系教授。因为时差,远在异国他乡的她,收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书面采访提纲后,于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3时11分至50分,发来语音回复。记者从其语音中,深切感受到海外游子的眷念,拳拳之心令人感佩。现摘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发挥综合优势 抓住两个循环

关于“三个没有改变”的基本判断,即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她表示:“完全同意这‘三个没有改变’的基本判断。”

她说,湖北有重工业基础,搬不走,高等教育发达,鱼米之乡是历史形成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优越,总体来讲综合优势没有变。

湖北在中国经济中一直有重要地位,也在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作用,因此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

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很多跨国公司会从可持续性、安全性角度,考虑价值链的多元化、本地化以及相对简单化。

疫情带来的冲击,根据产业链的特征各有不同。汽车是湖北一个大产业,价值链很长,还有湖北装备制造业,也很有优势。相对来说,湖北生产的汽车主要面向国内的内循环市场,因而湖北、武汉受到的影响,比依赖国际市场的地区和产业要小很多。

食品是刚需,农业、食品加工业的影响可能还少一点。

总体评价,湖北因为国际化程度没那么高,因此受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要比沿海省份低,但服装、轻工业和电子电器产业等耐用消费品受内需外需的影响都比较大。

湖北该如何扛过冲击?“长远来看,肯定是两个循环。”长远来说,国际市场不要放松。目前来讲,中国要向内需消费驱动转型。她说,开拓国内市场,湖北在内陆省份很有竞争优势,在某些行业有全国和国际竞争优势。要开辟国内市场,特别是内需当中的中低端市场,通过创新开辟市场、进行内需拉动;同时,在高端市场通过创新实现一些进口替代。同时低端要进一步创造、发掘市场,包括农村市场、农民工的市场,以及中产阶级需求升级市场。

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建议成立产业研究院

在她看来,湖北在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方面,还没有很强的产业基础,但很多产业都有向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是个大市场。可吸引有能力的企业落户,服务现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依托如烽火之类的数字经济领域明星企业,向产业两端延伸,争取让供应商、产业两端都来落户,利用数字化转型的大需求,吸引腾讯、阿里巴巴落户,还可利用湖北的大学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

湖北并非服务业大省,她建议省和武汉市政府出面牵头成立产业研究院,如智能制造的产业研究院、智能服务的产业研究院,可能培育出新的数字服务业。在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由省里出资成立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一方面扶持新企业,特别是湖北高校出来的新企业,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需求,引进包括西门子、ABB、KUKA、川崎、阿里、腾讯、华为来配套,到湖北来成立研究院、创新中心,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继续抢人 吸引人才留汉

“如果说疫情有所影响,应该是对人才的影响,人才会影响到创新的能力和高等教育领域优势的维持。因此需要省政府下大力气,让湖北、武汉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更加开放、更加有创新能力,适合创新和创业,适合人才的发展。留住人才,才能维持湖北的地位。”

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人才是很重要的,要鼓励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留在湖北,要继续抢人。现在不仅国内各省市抢,世界各国也在抢。她介绍,英国政府复苏经济的第一大招,是让博士生留下来工作三年,是吸引人才,也是在筛选人才。

最好的人才怎么样才会来?“有时候也不完全是砸钱,最顶尖的人肯定不缺钱。应该是要做一番事业,给世界留下什么东西。”

开放创新 培育明星大学

科教优势是湖北的传统优势,但在傅晓岚看来,湖北还未能迈入第一方阵。如何进位?她认为,第一个因素是人。要把最好的人吸引来,政府要拿出吸引人才的好政策,营造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就是要交流,要开放。应该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很有优势,但是在开放度、国际化的视野上,把人送出去、请进来上,要下功夫。

作为华中科大杰出校友,她建议湖北要重点扶持武大和华中科大,把两校建成全球的“创新明星”,让世界一流的大学会经常说起这两所大学,通过明星效应吸引真正一流的人才。

对于湖北的开放,她认为,一是贸易的开放,通过自贸区带动整个经济的开放、产业的开放;一个是创新体系的开放,如果能把湖北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做成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创新体系,让湖北在全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的样板,可以带动包括产业、大学整体的开放,提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