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9月15日电 题:重返舒兰看“孤岛”重建:大山里建起温暖的家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深秋的青松林场一派繁忙。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民房已经上好房梁,再过半个月,房屋主体将建设完毕。黎士吉每天都能在重建工地上看到变化。
青松林场灾后房屋重建。 记者 苍雁 摄
青松林场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东南部,地处张广才岭长白山余脉。8月初舒兰地区遭遇的洪灾,令青松林场变成“孤岛”——通讯、电力、交通中断,与外界一度失联36小时。
青松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黎士吉一直在“孤岛”坚守,从最初的救援,到如今的灾后重建,他亲见了林场的变化。“水利部门重新规划的河道也在建设中。”
青松林场安置房灾后重建项目就设置在场部周围地势较高的位置。黎士吉介绍,重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6.67公顷,将建设78栋平房。集中安置房所有户型设计为简欧式风格,同时配套建设商超、卫生室各1栋。
青松林场安置房正在建设中(无人机拍摄)。 记者 苍雁 摄
几台搅拌机不停地轰鸣着,工人们有序地在建筑工地上忙碌。施工组组长高峰说,天刚亮工地便开始运转,10多台大型机械和近200名工人每天工作到傍晚。按照计划,10月中旬平房就可以入住了。
安置房将在十月中旬建成。 记者 苍雁 摄
43岁的王书平是林场村民,在重建工地入口,他经营起附近唯一一家食杂店。
零食、方便面、雪糕,洗衣粉、电褥子、电工手套……近200名建筑工人简单的购物需求就近便可满足。
中午时分,工人们络绎不绝,王书平在卖货的间隙也收拾一下地面,并盘算下次的进货时间。路途遥远,为了让货物尽量齐全,他每隔几天就要驱车前往附近多个乡镇。
“我是工地的‘后勤保障’,工友这次买不到的货物,我下次尽量进到。”王书平说。
守在工地旁,项目的进展情况尽收眼底。王书平可以随时给住在安置点的父亲王宝玉带去“最新消息”——在建的某个120平方米的房子,将是他们未来的新家。“洪水把我家的三处老宅都冲毁了,这次准备和父母同住,所以要了大一点的房子。”
69岁的王宝玉在安置点已经住了一个多月。眼下,王宝玉直言过得“比较惬意”。住在隔壁房间的张振山每天都找他聊天,二人偶尔也会“喝上几口”。
莫立君是安置点的“管家”,77名受灾民众的日常生活都由他来照料。“一日三餐,都是两菜一汤,荤素搭配,中午还多加了炸鱼。”莫立君说,米面油都由政府供应,新鲜的蔬菜和肉、蛋“一样不少”。
安置点里的村民正在打饭。 记者 苍雁 摄
中秋将至,月饼和饺子也都会备齐。莫立君盘算着,大家聚在一起过个节,在院里看场电影。
再过一个月,这处临时的安置点将完成使命。“我们都会搬回新家过冬了。”秋日的阳光洒在院落里,王宝玉晒着太阳,计划着搬家时再添些什么家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