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来几十年致力于解决北方冬季“吃鲜蔬难”—— 一路向北的“棚菜人生”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

资料照片

李天来在国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查阅文献资料。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李天来,1955年出生,1978年考入沈阳农学院蔬菜专业,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设施的专家之一。为解决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问题,首创日光温室合理采光、蓄热和保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在北方零下30摄氏度以上地区冬春季不加温生产果菜,并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域向北推移了300公里。

盛夏之时,李天来和他的助手仍穿梭于教学楼和温室基地之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学楼三楼,各种功能实验室里设备齐全,过道上指示灯不停闪烁,一字排满了培养着各种试验材料的人工气候箱;温室基地的机械加工实验室里,现代数控机床飞转,加工着试验温室所需的各种构件……为了能实现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轻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李天来和他的团队争分夺秒,严谨地进行着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的研发工作。

他,被人亲切地称为“棚菜”院士;他,40年来扎根黑土地,并取得累累硕果。“每一次蔬果冬季种植向北推进,我都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向北,向北,再向北,李天来和他的日光温室技术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和温度极限,把冬季蔬菜种植的“生命线”向北不断推移。

“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

“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出生在辽宁绥中农村的李天来,十二三岁就开始下地干活。“跟着家里的大人们,扛着和自己几乎一样高的锄头下地”,李天来回忆道,“那时候,干活总比别人慢,但我干得认真、仔细。”

1977年恢复高考,考不考,家境困难的李天来十分犹豫。“报吧报吧!”报考最后一天,公社教育组组长找到李天来,帮他在表格上填了两个志愿,并勾选了服从分配,赶上了末班车。

李天来甚至不知道那两个志愿填的是什么。1978年春天,他来到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蔬菜专业。真学了蔬菜专业,李天来心里又开始犯嘀咕,“种了这么多年地,以后还得跟土地打交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后,李天来觉得:“农业是越学越有意思,这其中包含着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营养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虽说是在上学,但李天来每天还是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这也让他认识到实践与钻研的重要性。毕业时,他本想直接进入社会,干点实际工作,可偏偏被选中留校。李天来去找老师沟通,老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他更适合搞学问。

“既然留在学校,除了教书只有两个念头:科研,争取科研;学习,不断学习。”教学之余,李天来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到田里做实验、向农民学经验,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985年,作为助教的李天来赴日本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园艺。开学第一天,导师斋藤教授送给他一套蔬菜专著,扉页上写的话令他至今难忘:“蔬菜是不会说话的,你要学到能和蔬菜说话”。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1988年,在日本学习的李天来接到学校让他回国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回国。“当时我国北方冬季百姓吃菜难的问题亟待解决”,李天来一回国,就投身科研攻关,把“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作为研究目标。

当时,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研究出成果后,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考虑产投比,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李天来选择了后者,“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再研究最优问题。”

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我们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李天来回忆,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一旦失败,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为此,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李天来回忆说。

1988年,他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

此后,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1996年,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沈阳;2007年,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到达内蒙古通辽。至此,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

“所有的努力,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再向北……

“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

李天来觉得,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但标准一直达不到,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直努力。”

对此,他心里有个时间表,到2025年,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再用一段时间,达到产业智能化。他一直强调,“搞科研的人,要抢时间,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要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智能化。”

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担任副校长后,事务再多,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对待研究,我还是有些脾气的。”李天来回忆,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再一看苗,长得太细。“拔了吧”,扔下这句话,李天来转身就走。

“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她哭了很久。但重新种植后,她发现长势更好’。所以,严师出高徒,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李天来说。对于研究,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他看来,研究失败,损失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时间,“做课题,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今,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200余名研究生。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

“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还要为人师表,要终身学习,终身施教。”李天来说。

本版制图:汪哲平

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六十五载,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

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选择科研路线,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心中装着农民,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科研态度,浓浓的奉献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