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8公里内打通3座隧道,硬在峭壁上“啃”出一条柏油马路。而这一工程,仅仅是为了给两百多个村民联通山外的世界。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四川凉山阿布洛哈村近期车路双通,“绝壁修路”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我国近70%的国土是山地、高原和丘陵,大量自然村仅靠山间小道与外界相连,生产生活极其不便。也正是因为交通不便,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几近于无,成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着眼于此,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像阿布洛哈村这样有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潜力的地区,排除万难帮他们把致富路修通了;一些自然条件过于恶劣的地区,则通过易地搬迁与就业培训结合,实现户户有营生。这样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摘掉了“帽子”,迎来了小康的希望。
当然,如果按照纯粹的市场逻辑,花费这么多资源,只为两百多个村民在绝壁上修出公路,一群干部忙前忙后、费尽心力,就为几个寨子易地搬迁,经济账上绝对是不划算的。但一条路、一个产业,对于一方百姓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人民至上,这样的价值排序决定了中国的成本效益账,从来就不只是冷冰冰的加减乘除,计较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收益。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种民本思想,不只体现在脱贫攻坚上,而是贯穿于我们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发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发展成果要由全体国民共享。于是乎,我们看到了电力部门用18根电杆为1户供电,只为照亮大山深处的生活;相关部门投资建设了400多万座4G基站,数量远超其他国家总和,就是希望大江南北、高原边陲都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平均时速32公里的慢车,铁路部门持续运行46年,只是为了让鲁中几十个村的百姓通勤方便……日益扩大的基础设施覆盖,保证了每个人的发展权,也维护了最根本的社会公平。也正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催生了快递、网课、电商、直播等种种新事物走到田间山间,为当地百姓的生活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坚持算好“民心账”,更多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也将充分彰显令人羡慕的中国优势。(鲍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