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应该趁“热”发放

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保护他们的“清凉权”

这两天,北京进入高温“烘烤模式”,连续打破今年气温极值。赤日当头,酷热难耐,但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相当多的劳动者依旧坚守岗位,确保市民安然度夏。特别是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高温下的劳动者还必须佩戴口罩,闷热程度可想而知。

据本报报道,高温酷暑中坚守一线的,除了市民熟悉的交通警察、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还有供水管线巡查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电力运维人员等城市服务的幕后英雄。供水管线巡查员要穿着厚重的工服在烈日下一遍一遍地巡线,不停地下井上井,井下和地面20多摄氏度的温差极易导致感冒,所以他们就得在别人恨不得光膀子的温度里额外再多穿一件衣服;垃圾分类指导员是新增设的岗位,为了做好做细各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他们不仅要战高温,还得斗异味;暑期用电压力大,维护每家每户空调命脉的电力工作者,维修和检查更吃劲。我们能够顺利出行,享受优美环境,坐在清凉的办公室,都该由衷感谢他们的付出。

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无数普通的劳动者每天挥汗如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他们今年的付出无疑更多。除了向他们表示感谢,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更要及时落实高温政策,足额发放高温津贴、为员工提供避暑场地、适当安排员工轮休,高温之中,不能忘记给一线的劳动者送去政策的清凉。

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往年,总有一些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时偷工减料,或者用绿豆汤、十滴水这样的劳保用品来替代,或者把津贴和福利混为一谈,让劳动者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利益受到了侵害;有些单位,高温津贴甚至沦为“纸上津贴”。

此外,暑热天气下,劳动安全保护也是一个大问题,比如某些高空作业不适宜在最热的时段开展,快递小哥的电动车在高温下容易出故障等,也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应对高温,少不了劳动者的坚守;越是高温,也越是考验福利制度的诚意。高温津贴发放是否到位,安全生产是否存在盲点,都需要趁“热”解决。此外,劳动者也要挺直腰杆,如遇高温津贴被克扣等情况,要勇于维权。对确实侵害劳动者利益的,社保、安监等职能部门也要采取措施,依法维护高温下劳动者的“清凉权”。(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