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出台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业内专家表示,该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高阶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加速落地,助力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据介绍,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竞争焦点。当前,全球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通过行驶认证、豁免等方式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为自动驾驶汽车合法合规“上路”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近年来在产业规模、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是全球汽车智能化的领跑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2.4%,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介绍,在示范应用方面,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在有序开展。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

规模扩大的同时关键技术也取得突破。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装车应用,跨域融合与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范围达到了250米。当前,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经做好了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

相较之下,我国在高级别自动驾驶政策制定方面较为谨慎,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使得推进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迫在眉睫。

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分析显示,此次出台的《通知》主要针对国家标准3级(L3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文件内容明确了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使用主体、上路通行、试点暂停与退出四方面的相关要求。

《通知》有几大关键点:一是政策范围更具普适性,符合要求的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下辖区)均可申报试点,标志着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是创新了组建联合体方式,如何组建符合要求的联合体是城市能否获准试点的关键。三是全文中有300余处提及“安全”,涵盖车辆运行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方面面。此外,《通知》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细化,明确责任认定。

“本次政策出台,以试点形式推动L3、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不仅有利于我国补足相关政策短板、为未来自动驾驶立法积累经验,还将进一步促进自动驾驶产业链发展、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推动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助力我国在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竞争中抢占领先位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分析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亦表示,此次政策发布恰逢其时,将是探索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重要路径。

车路协同板块或率先受益

“该《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汽车即将迎来合法上路。”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首批L3及以上准入试点城市有望来自于此前的16个“双智”城市,且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更多城市将在交通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方面加大投入,从而拉动新一轮“双智”城市的建设需求。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智能汽车作为重要单元之一,将加速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产业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将推动整个车联网和路网基建行业的发展,为实现车路协同奠定基础。车路协同的实现离不开对车辆和道路的高精度定位、环境感知和通信技术的要求。车联网行业将成为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重要推动力,为车辆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平台,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操作。

同时,还将带动路网基建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将得到加强,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和道路感知设备的建设和优化。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将有助于提高道路网络的安全性、流畅性和容量,并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好的行驶环境和支持。

记者采访了解到,与美国的单车智能方式不同,车路协同“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已被视为我国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目标的战略方案。

瑞银证券此前曾发布报告提示,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被忽视的领域,但市场潜力非常可观,预计2022年至2040年,中国路侧端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

瑞银认为,车路协同是拉动新基建的有效手段。其中,路侧端系统供应商/集成商、智能建筑工程和建设公司将成为直接受益者。自动驾驶公司、受益于早期车端自动驾驶价值渗透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公司、技术公司,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生产商,都将获得更多订单。此外,受益于车流量提升的收费公路运营商也能从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中获利。

此次《通知》政策落地后,A股几家涨幅较大的企业,如万集科技、高新兴、金溢科技等多是深耕车路协同、C-V2X领域的企业,侧面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受益细分赛道的看法。(记者 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