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一场艺术展悄悄地挤进了成都的两家菜市场。
这场主题为“身边的自然——去逛菜市场吧”的展览,在成都益民菜市的长顺街店和群康路店分头开启,由艺术家、建筑师梁琛担任策展人,联合曹羊、何利平、刘庆元、刘钊、谢帆、张晓6位艺术家呈现。
梁琛介绍,这场展览强调“微介入”的方式,秉持“最小干预”的原则,既不去挤占摊贩的空间,也不去影响他们营业的时间和方式。因此,你在现场看不到体量很大的作品,甚至几乎感觉不到有场艺术展在进行,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家菜市场,有点儿不一样。
其实,在菜市场里搞艺术这件事,并非新鲜之举,近年来尤其流行。虽然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日常购物都发生在外卖APP和超市小程序上,但另一方面,人们对菜市场的偏爱却从未消失。这三个字本身承载的烟火气和幸福感,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1 永远不要小看一家菜市场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交易场所,菜市场连接着田间地头与人们的饭桌,也让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人汇聚一堂。五花八门的时令菜品、充满当地风格的叫卖声,无不展露着生活最真实的质感。可以说,菜市场是为数不多能把人的五感全部调动起来的城市空间之一。
因此,在很多旅行者的攻略清单上,逛逛当地的菜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安排之一。它会让一个外来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体验到“融入当地”的感受。
人类学家项飙曾说,在菜市场,蔬菜水果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和环境本身的嘈杂,让人感受到一种质地感。这种质地感让人与周围和世界产生了真切的联系,是互联网时代让人感到心安的“附近”。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古老的城市,最初也是从一两个市集渐渐发展起来的。”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梁琛说,“市集意味着有贸易,贸易意味着人群的聚集,当他们从聚集到定居下来,城镇的雏形也就产生了。”
在埃及的红海沿岸,有许多港口都是重要的贸易点,它们因此而慢慢发展为小型的城市,继而连接起罗马帝国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多个古代文明地区的商业交通。
今年4月底,在埃及位于红海沿岸的港口城市贝雷尼克,考古学家们从一座古代寺院发掘出土了一尊罗马时代的佛像,引发了考古界的小小轰动。
我们也永远都不应该小看一家菜市场。它就像城市里的一张张小饭桌,点缀在居民密集的角落。
每位参展艺术家在准备作品的时候,都重新又去逛了菜市场。刘庆元注意到,当他走进菜市场时,所有人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要啥子?”这个朴素的问题,让他感觉格外温暖--有人在关心着你想吃什么,并随时准备尽其所能提供给你。
他还发现,每家商铺都很重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于是,他干脆以《你要啥子》为作品起名,结合“乡镇美学基调”,做了30多个木刻版画招牌,悬挂在菜市场里。
2 艺术作品与菜市场共生
在菜市场,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你的午饭或晚饭打算吃什么,就选择买什么食材。
在长顺街益民菜市,坐扶梯刚来到二楼,就会看到艺术家张晓做的一个小雕塑,看起来像个土地爷的小神像身边是台电子秤,雕塑底座上赫然三个大字“吃什么”。
这个问题在中国人心目中,堪称“宇宙终极问题”,并且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
但其实这件雕塑的作品名叫做《各有所爱》。细看小神像双手,一手拿萝卜、一手拿白菜——你立刻就会想起那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老家在山东烟台的张晓,还搞了一个小“摊位”,以老家特产大苹果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红彤彤的文创类小东西,也配了一件骑电瓶车的人物雕塑。
再走几步,你还能在一个卖调料的摊位上看到另一件他做的雕塑。这个脑袋长得像是小龙虾一样的雕塑形象,脚下连作品介绍都找不到,只见老板的付款码。
参展艺术家谢帆同时也是该展览的发起人之一。创作之外,他还是一家餐厅的经营者。展览开幕当天,谢帆在菜市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空摊位上,用菜市场中刚采购的新鲜食材,由三位厨师现场合作了一席“九大碗”,作为高度适配这个展览环境的行为艺术项目。
谢帆的另一件作品《食材文献展》,则通过对菜市场中的一些常见蔬果如辣椒、土豆、番茄、柠檬、金桔进行分类和历史溯源,将这些平凡食材的“植物学家谱”与实物共同展示,辅以简洁明快的背景,令人耳目一新。梁琛说,这件作品颇具亲子功能,多半能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艺术家何利平为菜市场里的一些小摊位拍摄了一组“看起来很大牌”的广告。这个名叫《生活广场》的影像作品,与菜市场本来就有的卫生宣传视频轮流播放,视觉效果毫无违和感。
艺术家曹羊录下了很多菜市场的声音,将其做成互动声音装置;设计师刘钊则将“今天吃什么”这五个字,通过各种变形和对文字的拆分重组,做出一系列抽象的图案,在这一“图像诗”中融汇了一日三餐和四川本地的经典菜品。
这一朵朵开在菜市场的艺术之花,让人想起袁枚的那首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它们不显山不露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梁琛说,这些作品与菜市场共生,可以像催化剂一样,激发人们对菜市场的兴趣。
这种幽默低调的展陈方式,也使得菜市场及其经营人员可以轻松自在地接纳这些作品和他们长期共处。本次展览的展期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底,有空就去逛逛吧。
3 盘点国内外菜市场的艺术美
整整10年前,在一家更有名的、堪称国内“初代网红菜市场”的所在,就举办过一场规模更大的艺术展:“吃了吗?菜市场艺术双日展”,2013年10月在北京的三源里菜市场举办。
这场展览深受大众喜爱,还获评为“北京国际设计周最受大众欢迎项目”。2015年,三源里又举办了第二届菜市场艺术展。与成都的益民菜市艺术展相比,三源里这两届展览现场明显更加高调,对商户的“干预度”也更高,同时也毫无悬念地吸引到了更多的打卡人群。
2021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的书写计划“民以食为天”,也选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呈现,效果堪称轰动。邱志杰为此付出的心力和行动力也足够惊人——他几乎重新书写了菜市场里所有的印刷体文字。
比如,分别用敦煌写经、隶书和墓志铭的风格,抄写了三源里菜市场的《卫生管理条例》《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商家经营承诺书》,还有门口的《禁止车辆入内》,进入市场时的《本市场不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大横幅等。
还有店家的商业招幌,甚至一些店家自己此前手写的广告宣传语。“这些我都一一测量了原尺寸,只要店家们愿意接受都进行了替换。”邱志杰在采访中回忆说,“实际上,这些店家他们没有一个不愿意的。”
一个免费拥有知名艺术家亲笔墨宝的机会,谁会不愿意呢?店家们趋之若鹜,顾客们纷至沓来,菜市场的管理者甚至很快因为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而紧张起来,以至于拒绝了接下来的不少活动邀约。
在广州越秀区,一家小小的扉美术馆,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做了两次连接艺术与菜市场的尝试。
2017年底,知名艺术家宋冬在美术馆搭建起作品“无界的墙”,由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窗户组成,通过玻璃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灯,还有怀旧的生活用具。这堵艺术之墙紧挨着隔壁的美术馆,形成一道特别的互动风景。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何志森带领学生,也在扉美术馆隔壁的菜市场做了艺术项目“手美术馆”。他甚至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开了一门课《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
在国外,不少菜市场已经被打造为城市公共艺术般的存在了。比如最出名的“网红”菜市场——荷兰鹿特丹的Markthal大型拱廊市场,外观呈马蹄形,内墙有着巨大的花朵和水果图案壁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为此赢得了“食物界的西斯廷教堂”的美誉,每年都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鹿特丹当之无愧的“超级IP”之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