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毁万亩庄稼突击退耕还林?形式主义的怪胎

据报道,7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铲毁了2万多亩即将成熟的麦子、油菜,造成数百万斤麦子、油菜籽损毁。原因是为了“突击完成退耕还林指标”。

看着被铲出一道道“斑马线”的农田图片,我相信正常人都会目瞪口呆。再有十多天就要收割的庄稼,就这样白白被毁。这一道道铲痕,无异于是划在当地农户心头的“伤疤”。

报道中有个细节。内蒙古此次退耕还林有3个试点地区。截至6月,其他两地已完成全年主要任务,而呼伦贝尔仅完成一小部分,在内蒙古相关部门督查中受到批评。这是相关部门“突击”铲毁庄稼的原因。

平时工作大念“拖字诀”,等到上级批评了,才觉得面子挂不住了、要奋起直追了。怎么做?不管三七二十一,哪里见效快就从哪里下刀。至于种植的农户,抱歉,先顾不了了。

可笑的是,这样的“突击退耕”,与“还林”的目的也是背道而驰的。因为麦子长在田地里,本也是植被,也起着稳固水土的作用。等到它们成熟了,收割完毕后,再种上树苗或草皮,完成从季节性庄稼到常态化植被的转换,完全可以。

当地多位基层干部也表示,“9月种树不算晚,应该向上级如实报告实际情况,申请待收完粮食再种树。”这是一个简单可行且皆大欢喜的建议。但奈何,上级一句“8月31日前完成”,被一些人当成万能令箭。毕竟,还是早点完成任务要紧,直接铲除操作起来也方便。

另外,陈巴尔虎旗林业和草原局称,当地此前曾禁止种植,“种植户依然进行播种,属于违法行为。”但种植户表示,他们只收到了禁令,却没有看到明确的补偿方案,为了不减收才种植。这更加反映了一种现象: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一些职能部门的思路是结果先行、忽略过程,缺乏起码的信息公开和沟通。

先是不作为,后是乱作为,这都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突击”式的雷厉风行,首要不是为了“退耕还林”,而是要“完成指标”。这种“唯上不唯实”的思维,让一些公职部门履职时,只考虑上级的任务和自身的便利,而看不到农户的切身利益,更遑论主动为他们解忧纾困。

说到底,这都是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目前,陈巴尔虎旗已暂停铲毁庄稼,表示待秋收后再退耕还林。这是必要的纠偏。但已经毁坏的2万多亩庄稼,不可能重新长回地里,这事不能就这么轻飘飘过去。受损的农户该如何补偿,是否要有人对此负责,都要有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