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联通”谋互利 共建繁荣新格局 ——内蒙古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12月8日,内蒙古陆路口岸年总货运量破1亿吨,刷新中国沿边省区陆路口岸年总货运量纪录。这也是中国向北开放的最新成就。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的节点回望,开放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繁荣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邻八省区,是向北开放中实现内外循环边腹互动的重要节点。按照国家对内蒙古的定位,内蒙古正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目前,内蒙古共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20个,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方位、立体化口岸开放格局。公路口岸货运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铁路口岸货运量位居前列,逐渐走出一条富有内蒙古特色的口岸发展之路。

集聚要素支撑 保障运量提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也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依托,口岸作为国际往来的门户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内蒙古一步一个脚印将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枢纽口岸,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等重点口岸,逐步建设成为机制健全、功能丰富、运行顺畅的国家重要口岸。

12月8日8时,全国货运量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开始当日通关。在口岸“十二进七出”智能卡口,内蒙古生产的出口重型机械车辆有序出境,满载蒙古国煤炭、铜精粉的货车依次入关,车头挂着的红绸上,“首破亿吨”几个大字分外显眼。

截至2023年1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陆路口岸货运量实现10006.8万吨,创造了中国沿边省区陆路口岸货运量纪录。

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副主任贺其叶勒图介绍,今年以来,甘其毛都口岸基础设施实现大提升、多元运输构建新格局、通关过货跑出了加速度。今年截至12月7日,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497.57万吨,同期上涨108.92%,单日、单月、全年过货量全部刷新历史纪录。

“随着中蒙双边口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造’大型汽车、工程器械、基建材料和生活物资等源源不断地输往蒙古国。今年以来,甘其毛都口岸出口汽车整车1200余辆,还开通了鲜活果蔬通关快车道,出口货物逐渐多元化。”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乌拉特海关旅检科科长仲崇恩介绍。

2018年,内蒙古口岸货运量首破9000万吨,受疫情影响几年间下降又回升,2022年货运量恢复至5842.2万吨。2022年到2023年,短短一年时间,内蒙古口岸货运量跨过1亿吨的台阶,这与内蒙古口岸系统集聚要素支撑、保障运量提升息息相关。

为保障运量提升,内蒙古口岸系统研究制定《2023年提升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工作方案》,推动全区口岸全部恢复货运功能;健全高峰延时通关、周末应急通关、重要物资“绿色通道”保障机制,已在满洲里口岸、将在二连浩特口岸先后试行24小时货运通关制;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泛口岸经济蓬勃发展。

全区口岸17项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以口岸功能提升促进“口岸+通道+产业+物流”联动发展。

重点开展了整车出口专项疏解行动,满洲里口岸阶段性拥堵问题得以全面解决,口岸库存车辆实现动态平衡。今年1-10月,全区口岸出口整车5.3万余辆,同比大幅增长超2倍。

到11月底,内蒙古11个陆路口岸恢复客货双通,超额提前实现年度运量目标。

“运量跃上新台阶,发展站上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发挥口岸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统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开放,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内蒙古口岸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通关模式 强化科技赋能

11月2日,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策克口岸,一辆辆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沿着设定路径通过策克边检站缓缓入境。2022年,这个内蒙古第三大口岸投资9000万元,启动了“中国首个智能驾驶重卡”跨境运输项目。

策克口岸与蒙古国南戈壁省西伯库伦口岸相对应,是我国西北地区连通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货物集散地和资源大通道。

“我们现在试运行5辆智能重卡,预计到2024年底,投入使用全部40辆智能重卡。”内蒙古山河煤业有限公司智能重卡部部长李明介绍。

与智能重卡同时“忙碌”的,还有额济纳旗浩通能源有限公司物流园区内整装待发去往蒙古国的一辆辆橘红色AGV无人驾驶运输车。

“每台AGV无人驾驶运输车从中国到蒙古国再返回中国的循环里程约3.2公里,每天往返中蒙100多次,日均运输煤炭7000多吨。”额济纳旗浩通能源有限公司AGV项目经理耿自宽介绍。自AGV无人驾驶运输车试运行以来,策克口岸的AGV已经完成了44万吨煤炭运输工作。

策克口岸在2018年就全面启用“六进四出”货运通道智能卡口系统,是全国首个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卡口接入海关金关二期系统的陆路口岸。智能卡口正式运行后,可以通过自动验放完成整个通关流程,出入境车辆通关速度大幅提升,无人驾驶运营,实现了运行管理一张图,智慧验放一体化,远程指挥一站通的口岸智能化通关新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验放速度,扩大进出口贸易量,今年以来,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不断深化与属地联检部门及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联检单位的密切合作,全面推进国家标准版“单一窗口”承接应用,加快实施贸易数据协同,通过实行单一窗口电子查验、完成“十进六出”运煤通道改扩建、开展货物监管现场“查检合一”作业等举措,促进煤炭进口量稳步增长,实现单日过货量和累计过货量历史“双突破”。

“截至11月2日,策克口岸通关过货量1419.71万吨,创开关31年来纪录。”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口岸事务局副局长白戈力介绍。

口岸作为联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节点,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枢纽地位和重要价值,近年来,内蒙古口岸系统创新通关模式,强化科技赋能,因地制宜选取最优通关模式,最大程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目前,内蒙古在口岸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完成11个公路口岸货运通道智能卡口建设,已与对蒙口岸推广使用载货清单电子传输;建成国际贸易(内蒙古)“单一窗口”一期工程,并已投入使用;在14个边境口岸限定区域、海关监管场所基本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化监管、智能化管理、扁平化指挥能力有效提质;为提高口岸智能化、机械化作业水平,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等口岸正在规划建设智慧物流项目。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安排4000万元支持内蒙古智慧口岸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支持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口岸。目前,甘其毛都、策克口岸成功试运行无人驾驶跨境运输,二连浩特公路口岸TIR进口业务量居全国首位。同时,内蒙古口岸系统坚持“全区一个总案、各口岸一个子案”原则,目前已制定了二连浩特、满洲里2个智慧口岸实施方案,确保智慧口岸建设标准化、精准化。

“到2025年,内蒙古初步形成口岸各主体间智慧互联、协同联动、高效运作的良好生态。综合枢纽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重点专业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运行管理数字化、综合服务便利化取得积极成效,口岸通行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内蒙古口岸管理办公室区域合作和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中欧班列 共建“一带一路”

11月9日,在内蒙古满洲里国际集装箱货场,一列列载满货物的中欧班列停靠在轨道线上,巨大的龙门吊有序地进行着吊箱作业。走进海关监管查验区,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摆放得整整齐齐,满洲里海关查验关员正忙碌着对布控的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

“10年来,我们不断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理念融入监管作业之中。现在中欧班列不仅进入‘无纸化’时代,我们还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联通,进一步压减了申报转关环节,降低了货物的装卸和仓储费用,实现了中欧班列‘无感式通关’。”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车站海关查验一科科长姚文龙边操作查验终端边介绍说。

10年间,为保障口岸大通道便捷顺畅,满洲里口岸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铁路新国际货场建设,启用集装箱专办站、煤炭散装货场、矿石散装货场等专业货场,铁路年换装能力由3000万吨提升到4000万吨。同时实施了公路口岸扩能升级工程建设,提升公路口岸的通关能力,公路口岸年通关能力提升至人员1000万人次、车辆100万辆次。

中欧班列有东、中、西三条主要运输大通道,其中,内蒙古的满洲里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分别是东线和中线通道的主要进出境口岸。

目前,过境满洲里中欧班列线路57条,国内始发地遍布60余个城市,辐射13个国家的28个城市;过境二连浩特中欧班列线路63条,国内始发地遍布60多个城市,辐射10多个国家的60余个城市。

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口岸的过境班列数占全国总数的40%,进口商品包括板材、原木、纸浆、服装、机电产品、整车及配件等1000余种,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汽车及配件、电器产品、工业机械、服装百货等5万多个品种,助力国家增出口、稳外贸,维护了供应链安全。

十年来,经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内蒙古已与15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朋友圈”越来越大。

10年来,内蒙古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值由2013年的535亿元上升到今年前10个月的1187.9亿元。今年前10个月,内蒙古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增速10.1个百分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范丽君说:“内蒙古目前已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了影响力,这就是种子,把种子培育壮大,未来的10年肯定能遍地开花。”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年间,内蒙古的口岸设施实现了历史性跃迁,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明确了“改革开放、塑造优势”的大方向和大原则,为内蒙古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打造全域开放平台作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部署。

“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口岸通道、枢纽、平台、窗口四大功能,提升口岸通关能力、集疏运能力、落地加工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现代化口岸,为内蒙古高质量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口岸力量。”内蒙古商务厅副厅长、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尚志强表示。

站在新的时空坐标点,内蒙古紧抓历史机遇,推进口岸大区向口岸强区转变,在通达能力、衔接能力、配置能力、服务能力等多个维度不断突破,力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记者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