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亮相,“国民字典”时隔九年再次“上新”。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新版《新华字典》的正文每页都多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打开“新华字典APP”进行扫描,就能查看当页所有单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等信息,还能免费收听字的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查检知识讲解等。
实际上,“新华字典APP”作为《新华字典》的官方应用程序,已经运营了三年多的时间。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孙述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APP的下载量已接近5000万,日活跃用户在50万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步、实用、还便携 手机里的《新华字典》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历久而不衰,目前印行超过6亿册。
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浪潮,2017年6月,“新华字典APP”正式上线,APP完整收录了《新华字典》纸质书的内容,再现了线下纸书的查字方式,并可以一键切换数字版与纸质版进行对照。除此之外,APP还有笔顺动画、汉字游戏等数十项增值服务。
随着最新纸质版《新华字典》(第12版)的正式发行,“新华字典APP”内容也同步更新上线,首次实现了APP和纸质字典同步发行。孙述学表示,应用程序和纸质图书同步发行在商务印书馆已不鲜见,但在工具书方面还是首次,这也表明商务印书馆的数字转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次新版APP首页还新增“扫码查字”功能,通过扫描纸质书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当页所有单字的信息,还能免费收听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查检知识讲解等。正如人民日报所指出的,借助“纸书+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让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据孙述学介绍称,字词发音与笔顺动画这两项功能,也是APP用户日常使用最多的主打功能。
APP上线之初就邀请原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李瑞英负责汉字发音播读,李瑞英曾说:“我身边不离的一件法宝就是《新华字典》。”她表示,这既是为了避免播报新闻时有不会念的生僻字,也是让自己随时有位老师在身边。孙述学透露,李瑞英参与录制时,将整本字典的字头词目都读了一遍。“李瑞英是受到大家尊敬的著名播音员,长期以来对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多有支持,尤其一直都很支持《新华字典》。”
点开“新华字典APP”,映入眼帘的红色背景正是熟悉的纸质版《新华字典》封面配色。相比于动辄成百上千页的纸质版字典,“新华字典APP”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它的便携性。有用户在APP应用商店的评价里表示“再也不用携带那么重的一本字典到处走了,给力!”“当年抱着纸书查字,现在点点手机就可以,真的很幸福。”
权威、规范、又有料 未来想做“国民APP”
不过,由于免费版的“新华字典APP”对各项功能的每日使用次数进行了限制,想要解除限制并使用APP的全部功能,需要花费40元进行购买。三年前在APP正式上线之时,关于字典应用是否应该付费使用,网络上就曾掀起过一场热议。
三年过去,知识付费市场蓬勃兴起,“付费”的概念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字词含义,还有不少字典类APP可供免费使用,各种线上知识服务平台也不断涌现。“新华字典APP”靠什么赢得受众?优势又在哪里?孙述学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不一样”。
比起严谨性欠佳,错漏难免,有时还充斥着广告干扰的免费在线字典产品,权威性和规范性正是《新华字典》的金字招牌。其实,“新华字典APP”不止于字典,还提供了不少相关的知识服务,比如汉字听写、播音员易读错字词挑战等颇具趣味性的延伸功能。正是基于优良的内容、优质的服务,孙述学表示,APP目前的下载量已接近5000万,日活跃用户在50万左右。
《新华字典》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这份厚重的感情也投射在“新华字典APP”之上。在应用程序商店的用户评价中,有人写到“新华字典承载了多少梦想,寄托了多少希望”。孙述学开心地说,有很多老师会使用APP备课,给学生布置作业,这些反馈让APP开发者很受鼓舞。
新版APP和纸质书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出版方与时俱进、用户思维的一种体现,但孙述学指出,不能仅把APP当作纸质书的辅助工具,“它是《新华字典》的一种新载体,也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13亿,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品,“新华字典APP”能否在线上复制“国民字典”的辉煌,成为每个人手机里必备的“国民APP”呢?“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孙述学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