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
“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相继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生态环境改善,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更体现在望得见的青山、看得见的绿水、呼吸得到的清新空气中。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正向纵深挺进。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
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现场,满目葱茏,绿意盎然。
前不久,科研人员在这里种下的水稻试验田获得丰收,65%的水稻样品已经达到国家标准。
“被列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项目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生态环境部门一起,分类、分级、分区修复受污染的土壤。”贵溪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努力,受污染区土壤重金属浓度下降了60%。
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2007年,大量污水排放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浓得化不开的蓝藻给太湖亮了“红灯”。2013年,一场严重的雾霾几乎笼罩了我国中东部所有地区,影响25个省份……
2010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2007年度我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达3029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达2320万吨,氮氧化物达1798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相继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迫切之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必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尽可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表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还清旧账。与此同时,能够通过环境治理,腾出生态环境容量,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突出短板,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标志性重大战役取得进展
明确方案,攻城拔寨,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展开。
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这七大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进,剑指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向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目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轰油门,再加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机动车环保联合检查站,检测人员正对一辆重型柴油车进行尾气检测。检查站站长侯建奎说,超标车辆不仅要罚款,生态环境部门还会出具维修复检催告单,复检合格才能销号,否则在京津冀三地寸步难行。
蓝天保卫战,在一个个战场攻坚克难。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86%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对约7.8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行动中,交办各类问题15.59万个,京津冀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
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
塔吊挥舞着长臂,满载混凝土的商砼车接连驶入,雾炮机喷洒水雾除尘降温。北控水务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项目建设工地,近千名工人正为项目早日投产全力以赴。
“项目采用先进工艺,每天可处理30万吨污水,出水水质能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再生水厂副总经理任士兵表示,再生水厂建成后,将服务约100万人口,为加强黄河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做出贡献。
我国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长江经济带95%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80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10363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治。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6.7%。
向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标,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自2021年起,我国将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生态环境部将不再受理和审批固体废物进口相关申请。”最近,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为322.6万吨,同比减少45.3%。下半年,生态环境部将按既定计划,进一步削减固体废物进口数量。
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1万余家企业纳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名单,排查涉重金属企业13994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261个。
近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牢基础。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达1436个,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达2050个……健全完备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让污染无所遁形。
各地各部门在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同时,注意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今年3月份,生态环境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和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截至6月底,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超过8.1万家。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场雨过,天空湛蓝,空气清新。北京市民刘源正带着孩子逛朝阳公园。“彩虹,彩虹!”小朋友手指着天空,欢呼雀跃。
“现在空气干净多了,蓝天白云也越来越多了。”刘源说。
“各地区各部门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表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中,有7项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带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头顶的蓝天更多了。
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创下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2013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高达89.5微克/立方米。
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污染天数下降81%。与2015年相比,2019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
身边的河湖更清了。
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渤海50条国控入海河流中,46条水质达标,劣Ⅴ类国控断面由10个降至2个。
“江水清澈了,也不臭了,就像回到了小的时候。”浙江省浦江县居民周元朝老人,目睹了浦阳江水质的巨大变化。
周围的大地更绿了。
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2.96%。
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21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充分肯定了中国在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方面对全球的贡献。这份报告指出,近十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量居全球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
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我国污染治理能力和效果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实力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逐步走向共赢。”王金南说。
污染防治成效举世瞩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仍要不懈努力。各地区各部门还须保持啃硬骨头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抓铁有痕的狠劲,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合格答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