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山城小镇,千亩瓜田万亩绿。
8月的一天,太阳才刚“冒头”,杨源乡桃洋村村民叶榅通就扛着锄头,到村里的吊瓜地里除草。
正巧,桃洋村驻村第一书记邱伟明沿着瓜田旁的通村水泥公路走来,“老叶,这么早就来干活?”
叶榅通抬头擦了擦汗,笑答道:“家里的烟叶等着收成,这阵子没事干,在家闲不住,出来挣份儿工咧!”
这片给叶榅通带来收入的瓜田,一眼望不到头。回想着瓜田怎么从荒地变成现如今的模样,邱伟明说,“关键还是靠党建”。
“党建是魂,产业是根”八个大字竖在杨源乡一片千亩的茭白地里。在这个闽北小镇,产业定发展,党建凝人心,脱贫有力量。
“党建是魂,产业是根”八个大字竖在杨源乡一片千亩的茭白地里。(人民网 王铣摄)
心往一处想!产业发展有了目标
杨源乡的田说好也好,南方土壤、北方气候,夏日好乘凉,庄稼也好长。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处在高山区,山多田少。
单说杨源乡桃洋村,以往,村里人都不指望家里的几亩田过活,年轻人早早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人,在自家地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剩下的地不长庄稼光长草,成了抛荒地。
三年前,邱伟明刚从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下派到桃洋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转了几圈,看见村道旁的荒地直皱眉:放着好田长草,人都往外跑,村子咋能富起来?
“若想发展,要先有产业。”揣着这句话,邱伟明找到村两委,商量发展什么产业。
第一次开村委会,村头破败的村部里,村两委也没精气神,村里要发展什么,大家都没想法。
邱伟明琢磨着,村里的事要办成,得要有主心骨,党支部就需担起这个主心骨。很快,桃洋村确定了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村里一有事就摆在台面上商量,大家一起出力出主意,久而久之,人心往一处想,干劲儿就足了。
一次村委会上,村两委一位干部说,“听说隔壁乡镇吊瓜种得不错。”
一听这话,大家一下来了精神,“隔壁乡也是高山区,跟咱们村一样”“气候、土壤都差不多”“说不定咱们村也能行”。
没过几天,邱伟明就跟村支书一起跑到隔壁乡镇,调研了好几天,回到村里,再开会一碰头,发展的思路就有了:种吊瓜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省事儿;瓜的根茎是苦的,不怕野猪吃;高山区种的瓜甜,个儿也更大。
政和县杨源乡桃洋村因地制宜发展吊瓜产业。(人民网 王铣摄)
邱伟明跟村支书还放心不下,又特意跑到吊瓜的原种植地安徽调研学习,了解到“吊瓜子在江浙沪一带很受欢迎,一斤要卖到四五十元”。最后,再请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帮忙论证,“一锤定音”。
调研扎实,方法科学,发展的信心就足了。2018年,邱伟明和村两委决定,先试种一百亩吊瓜。
劲往一处使!土地流转事好办
然而紧接着,难题又来了。
种吊瓜的地从哪儿来?若想把土地连成片,归根结底,绕不开土地流转。
起初,邱伟明想得简单,“给村民做做工作,都是为了村里发展,大伙儿都能理解。”
但是,真干起来,却让邱伟明傻了眼。抛荒地还好说,有些村民在地里种了些庄稼,若想土地流转,涉及到调田的问题。
原先村支部离群众远,自然地,村民们跟村委劲儿使不到一处。
土地流转推不动,产业发展就成了空谈。怎么办?村支部一琢磨,村里的党员带头干,村支部更要站出来!
“党员带头调田,村民们嫌调的田不好,党员就把好田让出来。”为了调田这事,桃洋村开了几次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会后,村两委再一趟一趟往村民家里跑,解决一个个问题。
日子久了,村民们看村两委给村里办实事,大家渐渐生出了信任,便纷纷同意调田。人心齐,泰山移,100亩土地流转完了,吊瓜也在地里播下了种。
头一年,果子挂满枝头,村民们就看到了真金白银,6万元的村财收入入了账;第二年多种了50亩,村财收入将近20万元。
杨源乡桃洋村村民叶榅通在吊瓜田里除草。(人民网 王铣摄)
群众基础打得好,事情就好办多了。去年,桃洋村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村民们纷纷入社,今年计划扩大种植的800亩土地也顺利流转。
产业发展好了,村里有了收入,农户也跟着受益。如今,像叶榅通一样的村民,农闲时就到吊瓜地里干活,一年有五六千元的工资,再加上自己种烟种菜,一年收入两三万元,早就脱了贫。
去年,叶榅通住上了新房,日子更上一层楼,“政府帮我们盖了房,现在心里没压力,就能安心干活了!”
智往一处谋!回乡创业有干劲儿
杨源乡下辖十五个村,村村都像桃洋村这么干。
在工作实践中,杨源乡探索和形成了“支部领动、群团推动、党员带动、群众行动”党建工作机制。
政和县是廖俊波精神的发源地。杨源乡党委书记陈健说,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到该乡调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出了杨源乡发展方向就是建设“绿色生态、旅游休闲”新杨源,帮助梳理出工作思路,即“抢机遇、打基础、抓特色、树品牌、保生态、促发展”。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和“旅游经济”。
政和县是廖俊波精神的发源地,图为杨源乡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教学点。(来源:杨源乡供图)
“回归经济”说到底是筑巢引凤,靠产业发展,也靠人心相向,这又离不开党建凝聚人心。
张书亮是回乡创业的乡贤之一。2018年春节,张书亮回乡探亲,村支书找到他,问他能不能回乡发展。彼时,张书亮在安徽种了四年瓜蒌,发展不错,规模不小,听这话有些犹豫。
最终打动张书亮的,是诚心。“听见村里人说村两委都在为村里办实事,我也得做点儿贡献。”
张书亮回乡种瓜的事情敲定,村支书忙前忙后帮他争取优惠政策、流转土地。当年10月,张书亮成立了福建省政和县桃洋闽土农业合作社,并任理事长。该合作社吸纳了包括2户建档立卡户在内的26户社员,在500亩土地上种下了瓜蒌。
张书亮在瓜蒌田里,向记者讲述回乡创业经历。(人民网 钟巧花摄)
如今两年过去了,瓜蒌挂满了枝头,张书亮站在瓜田里笑得合不拢嘴,他盘算着今年再扩大种植面积500到1000亩,把社员扩充到50户以上。
除此以外,他还有个更大的愿望。
与瓜蒌地隔一条马路的位置,是当地政府帮张书亮的合作社盖起的一间加工厂厂房。
“瓜蒌一斤卖二十几块,加工后的瓜蒌子零食一斤能卖四五十块。”张书亮打算把安徽的技术团队请到杨源乡,把种的瓜蒌加工后销售,“这样就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还有大约半年,邱伟明就要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邱伟明说,驻村三年多,最希望的就是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因为“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这支带不走的队伍来完成”。
夏日里,风吹得藤上的吊瓜轻轻晃动,再过两个月,杨源乡又要迎来一年好收成。
杨源乡鲤鱼溪边的古民居。(来源:杨源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