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编辑找到我,希望我领衔为音频平台做一门现代文学的课程,打造一个音频课程的教学团队。
组建的教学团队,以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为主,也吸收了一部分其他院校的教师。在近20年的发展中,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组合和研究风格,个人的研究与整体的组合构成良性循环,在文学史研究、重要作家研究、当代文学批评三个方向齐头并进,稳步地丰富学科内涵。这次音频课程的上线,是对我们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次社会检验。
我一向认为,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校园内,高校的资源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复旦大学开放性办学的氛围有着悠久传统,从我自己做学生听课时开始,在课堂上就不断地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他们可能是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也可能是来自社会上的热爱文学的自学者,甚至有退休人员。他们为了求知,自己拿着小凳子,悄悄地坐在教室的空余地方。我以前讲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他们来迟了就找不到座位。当时我就想,如果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把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那多好啊!
现在的音频平台满足了这种社会需要。我经常在出租车上遇到司机们边开车边收听音频节目。自从我领衔的这门课程上线以后,也经常会收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听众对我表示感谢,由此我深感安慰。音频的听众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刚开始参与的时候,不少朋友想劝阻我,怕我被所谓的“流量”弄得疲惫不堪。那些知我爱我者的善意提醒,我是深深领情、深记在心的。但我也知道,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知音。如果我们的人文教育资源能够与更多人共享,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这是我以前投入出版活动的初衷,也是今天尝试新媒体教学的目的。
当然,面对社会听众与面对在校的学生毕竟是不一样的,后者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培养人才,而前者不是。对于社会听众,更需要的是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为了这个目的,我与我的团队一起设计了“文学与人生”的课程,从文学看人生,突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从作品内涵来分析人生百态。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表现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折射的人生社会现象。我们把重点落实在这个维度,希望听众通过听课能够举一反三,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使文学丰富对人生的理解,也使人生丰富对文学的解读。
现在,我们的课程已经结束。出版社要出版我们的讲稿,我觉得这份讲稿还谈不上成熟,但至少完整地呈现出音频课程的本来面目。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向社会讲解普及,本身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普及性的文化产品很难做到精致和完善,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现在交出的只是一份初步的答卷。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不断修订不断改善,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