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20余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是什么?

我国目前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已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为41.8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在1月14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一组数据吸引记者注意。

家庭养老床位是一张什么“床”?

据介绍,家庭养老床位就是把养老服务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从而缓解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家庭养老难题。

在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对于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在家虽有儿女环绕,却少了专业照护,翻身、吃饭、洗浴等“小事”却是一家人的“难事”。

另据统计,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床位820.6万张。仅靠养老机构无法满足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家庭养老床位的诞生,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专业机构的服务,减轻了家人照护负担,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局面。

同样是送服务上门,家庭养老床位与普通的家政服务相比,有什么区别?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长郑志刚介绍,家庭养老床位这一服务模式送来的服务由养老护理员等具有专业资质的服务人员提供,更符合失能老人需求。老人生活场所也将进行专门的适老化、智能化改造。从简单实用的卫生间扶手到科技感满满的智慧养老服务设备,小小改造让家的港湾更温暖。

记者了解到,家庭养老床位是“十三五”时期国家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产生的创新举措。“十四五”时期,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拿出“真金白银”为项目地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鼓励探索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专业照护模式。

当前,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模式尚属试点阶段,要进一步普及推广还有诸多难题待破解。

“原本在一家机构中,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照护两到三名老人,但若要提供上门服务,就要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这就需要建立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热情。”郑志刚表示。

此外,如何降低工作人员交通意外风险、服务纠纷风险、如何确保服务质量更好维护老年人权益等问题也急需政府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共同破题。

记者了解到,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交上了各自“答卷”。

为了点燃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热情,四川省眉山市按照每户不高于2500元的标准,对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经费给予补助,并对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家庭照护床位实行“以奖代补”。通过这一举措,已带动培育数十家养老服务企业。

为了让老人享受到更实惠的服务,北京市石景山区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项目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深度融合。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可在一定范围内报销70%至80%居家护理服务费用。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完善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家庭养老床位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做好风险防控,切实解决居家失能老人专业照护需求,并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