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动人 这就是鄂丨喀斯特地貌打深井 保康百姓喝上“幸福水”

“来,喝喝我们这里的清茶!”8月27日,中央媒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湖北保康县赵家山村,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热情地招呼。清澈的水中,碧绿的茶叶根根分明,茶香沁人心脾。

2017年以前,即使家里有品质再好的茶叶,也只能泡出黄水、黑水。

问题出现在水上。喀斯特地貌多溶洞,难蓄水。湖北保康县七成以上地区就属喀斯特地貌。“天上下雨地下流,雨停三天用水愁。”千百年来,本地群众祖祖辈辈为水愁、为水困。2017年,赵家山村打出483米深井,村民终于喝上干净清澈的水,开启新的幸福之路。

办红白喜事,最期盼的礼物就是水

有了钱,你最想做什么?

2017年以前,赵家山村的村民一定这样回答:做一口好水井!

由于缺水,过去村里每家都有一口水窖,储存的水,放不了几天就会变脏甚至变质。

“用水的辛酸,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赵祥华感慨。

一盆洗脸水,一家人轮流洗,洗成了黑水还舍不得倒;办红白喜事,最期盼收到的礼物是两担水;甚至专门有人做起了拉水的生意。

这一切都在2017年得以改变。当年4月,为彻底解决该村饮水安全问题,保康县探索打深井取水,邀请地质勘探专家,精确定位找到地下水源。

经过10日钻井,井深打到483米时,汩汩清水喷薄而出。“有水了,有水了!”村民自发放起了鞭炮,笑着,哭着,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过几年努力,保康累计投资1.7亿元,彻底解决了8.3万名贫困群众饮水难问题。

线椒卖到了上海

有了水,老百姓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纷纷开始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

王树强计划建设规模化养猪厂。过去他养了十几只母猪,由于水质不好,猪老是生病,规模总也做不大,年收入大约1万元。村里用上安全水后,他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上半年卖小猪的收入就超过20万元。现在,他计划建设自动饮水、自动投料的现代化养猪厂,规模在500只左右。

张继涛住在水思源安置点。这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共有52户,新房风格统一,房前屋后整洁干净,一派田园风光。2017年,在村里绿又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他种了25亩线椒。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线椒卖到了上海。“去年行情好,每斤卖到了四五元。”捧着一把火红的线椒,张继涛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廖志慧 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