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了就抓紧干”系列报道 长江“腾飞”起宏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看准了就抓紧干”系列报道,见证并记录神州大地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场景。

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一片忙碌,搭载着1700余辆奇瑞、长城、北汽等国产品牌汽车的巴拿马籍“剑鱼领袖”号滚装轮从这里启航。整个春节期间,经海通码头进出口的汽车数量近3万辆,同比增长30%。

国产汽车在长江沿线港口驶上内贸船后,顺流而下,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卸下,即可直接滚装上外贸船驶向海外市场——“江海联运”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长三角区域汽车出口企业的选择。

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延绵的海岸线上,船笛悠扬。桥吊班工班长王燕明正加紧装卸,集卡车穿梭往来,井然有序。春节假期码头作业也24小时不间断。8天集装箱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7%,喜迎“开门红”。

在近2千公里外的云南水富港,1号、2号泊位上的集装箱船装载完毕,即将开往湖北。“水富—九江—上海”精品直达航线,让货物可以快速运抵长江中下游。

像上海外高桥港区、浙江宁波舟山港、云南水富港这样车水马龙的场面,如今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每天可见。各地纷纷加快“黄金水道”建设步伐,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共同奏响龙年高昂奋进的“开场曲”。

“江海直达16”轮抵达湖北省鄂州三江港码头。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供图

江海直达 打开联通世界大通道

2月22日,记者在重庆新田港采访时,一艘满载大豆的货轮驶入了港口,工作人员冉亮操控吊车准备卸货。

新田港是重庆市三大战略性枢纽港之一。重庆新田港物流有限公司商贸部部长田涛介绍,四川的货物经由达万铁路运抵新田港,装船后顺长江东行,在上海港换装海轮,可一路到达辽宁;而进口货物从浙江舟山出发,到新田港分装后,通过“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可发往四川,港口中转枢纽的作用已经显现。今年底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新增4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及配套设施,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通江达海新口岸。

长江万州段,黄金水道船来船往。付作侨摄

货物从日本运到德国要多久?武汉阳逻港给出答案:从日本运到阳逻港,再搭乘中欧班列赴德国,只需26天。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国际运输线路稳定在52条,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115个城市。万吨级船舶可从长江口直达武汉,无缝衔接中欧班列。

站在阳逻港,东望航船向东入海,西望班列向西入欧,武汉市新洲区委副书记、区长舒基元介绍道:“港区一二三期完成整合,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开港通车,实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已进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

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综合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是上海港具有代表性的一座码头。远远望去,一座座“巨型机械”沿着码头岸线一字排开,第一排是高耸入云的岸桥,后方是一辆辆无人自动导引车,堆场上“站”着的则是正在工作的全自动轨道吊。

“整个洋山四期完全是‘中国制造’。”洋山港海事局副局长顾智勇告诉记者,“洋山四期的建设及成功营运标志着上海港逐步实现从‘大港’向‘强港’的蜕变。”

打通黄金水道,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快打包,装进货柜。”节后,江西展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忙着赶工出口的化肥。过去,产品出口老挝万象要15天,现在通过南昌国际陆港出海,只要6天,不需中转。“运输成本降低,让我们的出口额从80万美元,激增到2300万美元。”企业负责人高昕难掩欣喜。

而安徽芜湖港三期智慧码头,则通过大数据、5G和物联网,实现了几代港口人“坐在办公室开桥吊”的梦想。2023年,140万个集装箱从芜湖港进出,同比增长12%,是全国港口平均增速的近3倍。

长江“黄金水道”,正加快释放“黄金效益”。

奋进求新 绘就创新发展新图景

4秒钟,武汉经开区岚图汽车智慧工厂里,一个车架已经压好,误差不超过0.1mm。焊接车间内,400支灵巧的机械手上下翻飞,将一个个零部件飞快地连接到一起。该工厂每天生产下线新能源汽车400台,半年间就推出了3款升级车型。

岚图汽车智能工厂机械手正在进行车辆组装。 岚图汽车供图

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有3个位于长江经济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沿线城市竞相突破发展的优势产业。

“我们的一条柔性生产线,就可满足所有车型混线生产,为用户提供上千种选配方案。”岚图汽车CEO卢放说,“通过采用5G、大数据、边缘云、AI等全球领先技术,打通了研发设计数据流,让新车型项目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

创新的生产线造出了创新的产品。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充电站内,智能机器人接收指令后为汽车充电;综合保税区里,无人驾驶的“聪明车”按程序将货物送至园区各企业。“‘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在我们这里已经变成现实。”斯润天朗副总经理刘志杰说。

不仅有“聪明的车”,还有高科技的船。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运输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号称世界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如今,这颗明珠已经被江苏扬子江船业摘下。年前,刚举行了首船建造开工仪式。“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有111艘,生产计划已排到了2027年。”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

在湖南长沙,作为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泽湖研发基地,2月20日举行开工仪式,配套的海归小镇研发中心(一期)工程紧锣密鼓赶工期。

安徽,则推动先进光伏产业再进阶,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

放眼长江经济带,一个个创新高地加速崛起,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

生态优先 向“绿”而行依绿而兴

微凉的清晨,贵州遵义赤水河上流溢微光。该市水文水环境监测科工作人员罗均丽看着水里摇头摆尾的小鱼兴奋不已:“河水越来越清澈,开展采样成了愉快的工作。”

“水质、水量达标,下游给上游补偿,否则上游给下游补偿。”2024年1月,贵州启动新一轮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成为实行水质、水量双补偿“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护”“共治”才能实现“共赢”。

“天气暖和时,来长江浅滩上产卵的鱼群多着呢。看着就心里踏实!”元宵节当天,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巡护员李庆余,举着望远镜认真观察江面的情况。55岁的他当了30年渔民,长江“十年禁渔”后,他成了鱼类的保护者。

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巡护队队员乘船巡护。人民网 彭茜摄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川渝贵多地尝试跨区域联合执法。监测显示,2023年,保护区内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长江上游珍稀鱼类种群恢复性增长。

“2024年,泸州与重庆永川、江津三地还将增殖放流鱼苗10万尾,围绕长江、赤水河流域绿化造林6万亩,补植补造10万亩,开展联合巡航检查5次以上。”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服务站站长权勇透露。

环境倒逼绿色崛起的故事,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时时上演。

湖南岳阳主动打响破解“化工围江”攻坚战,沿江1公里内35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搬转改”。

“刚接到搬迁消息时,我们茫然不知所措。去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迁入临湘高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年底就开始试生产,并且实现了换道升级,从农药转战新材料产品,2024年预计产值可达3亿元。”湖南维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珊感慨地说。

春节期间,在长江镇江、扬州段,江豚志愿保护者马建军再次用镜头记录下江豚嬉戏的场景。这两年,他都会将拍到的视频上传网络分享,“把长江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更多人,才能感受到保护的成果。”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成效已初步显现。

(郭婷婷、黄亚辉、董志雯、陈晨、方彭依梦、彭茜、汪瑞华、秦海峰、张玉峰、匡滢、向宇、杨维琼、李丽萍、符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