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岂能儿童不宜

近日,有家长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给年幼的孩子买了几本儿童绘本,发现里面的故事导向有问题——××猪因为害怕自己睡觉打呼噜影响到小伙伴,晚上拿出安眠药,把已经睡着的小伙伴晃醒,说我打呼噜怕吵到你们,把安眠药吃了以免受到影响。

单从上述故事来看,是否有引导儿童吃安眠药之嫌,有待商榷。但从“晃醒已经睡着的小伙伴”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故事缺乏基本的逻辑性。情节经不起推敲已经算好的,眼下一些儿童绘本不仅在内容上越发“儿童不宜”,而且其本身也难说是合格“绘本”——盗版抄袭、偷工减料、内容辣眼,有的还可能使用含铅超标的劣质油墨,如此儿童绘本,里里外外都“有毒”。

“有毒”的儿童绘本何以野蛮生长?除了有“地下作坊”,线上平台也在无形中提供了庇护所——这些有问题的绘本大多是从网店或在刷短视频时下单购买的。许多家长在看不到实物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被所谓的“精美封面、国外经典”所迷惑,结果买回来才发觉其粗制滥造甚至有毒有害。

监管与审核不能“后知后觉”。这些问题绘本是如何生产制作、流入市场的,监管部门要加强源头的审查力度,守好准入底线,严格把关内容审查。特别是针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盲区,要精准打击治理、压实平台责任。当然,家长作为孩子阅读的引路人,也要擦亮双眼,莫因一时偷懒而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