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两成!武汉进出口红火开局

武汉海关关员保障出口货物快速通关。

3月15日,武汉海关发布今年前2个月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其中,武汉市前两个月进出口557.6亿元,同比增长20.6%,占同期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54.6%,对湖北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83.2%。

今年,“加快构筑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抢抓系统性、重塑性机遇,武汉对外贸易开局向好。17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武汉海关、外贸企业及专家学者,分析数据释放的重要信号。

 民营企业稳住“基本盘”

记者梳理发现,民营企业面广量大,仍旧稳住了武汉外贸的“基本盘”。

数据显示,前2个月,湖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705.5亿元,增长19.2%,占69.1%,比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武汉加快布局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依托4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已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主,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装备制造为辅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武汉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近4000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武汉民营企业出口业务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领域,同时还包括湖北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包括纺织服装、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

以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连续8年全年出口额位居湖北省第一。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是联想集团在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移动业务自有工厂,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及其零配件,拥有35条贴装线、55条主板测试线、100条预组装线、67条组装线、50条包装线,最高日产能超14万台,即每0.7秒就下线产出1台手机或平板电脑。同时,全球每10台摩托罗拉品牌手机或每10台联想品牌平板电脑中,都有接近6台产自这里,产品出口到海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随着RCEP全面生效,民营企业又迎来新的机遇,特别是近期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新的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的后续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汽车成为出口最亮眼板块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武汉市传统优势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性高、带动性强的特点。随着武汉汽车出口产业的快速壮大,相关经营主体的发展也呈现积极态势。

去年11月,荷兰Fully Charged Live Europe车展正式开幕,岚图汽车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等车型重磅参展,标志着岚图汽车正式进入荷兰市场。

武汉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汽车整车出口规模突破130亿元,增长超12倍,新能源汽车出口起步快跑,东风本田、猛士、岚图、路特斯、上汽通用武汉基地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项目加速推进,出口提速扩量,在车规级芯片、自主控制器、智能驾驶等领域,武汉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3年10月30日,武汉市经信局公布《关于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支持开发国际汽车市场。

今年以来,汽车出口仍保持良好态势。汉口海关东西湖园区监管科科长张云鹏介绍,为了加快汽车出口,今年武汉海关还开展了“区内直转”业务。

武汉全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香武介绍,在“区内直转”模式下,汽车在仓库内就可直接实现状态转换,出关办理时效可提升5倍以上,预计一年可节约运输费用近200万元。

按照计划,今年还将有8000辆国产汽车通过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东西湖园区出口。

 加工贸易出口创历史新高

武汉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两个月,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7.2亿元,增长33.4%,创历史新高,占进出口总额的11.5%。

加工贸易,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重要贸易方式,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省,江河湖海到处都有“湖北造”船舶的身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则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华中地区最大的船舶建造基地。随着国际航运市场持续回暖,武汉海关深入全省船舶及配套企业宣讲政策,提出与企业生产模式相适配的加工贸易业务模式。如今,武船的客户已遍及意大利、希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今年,武船还将开工3型13艘船,货值约3.63亿美元。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也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加工贸易业务。该企业初步规划,近三年将向2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约9万辆新能源整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表示,近两年来,武汉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外贸经济,如大力支持发展湖北楚象、湖北国控、湖北国贸、长江国贸等供应链平台开展业态创新和资源整合,加速拓展汽车、光电子、大健康、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业务版块等。

“但还有巨大空间和潜力。”他认为,武汉还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综服中心的服务功能,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专业服务,同时进一步支持供应链企业做优做强,积极培育外贸中小企业,鼓励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抱团出海。(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范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