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馆校合作赋能“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革命纪念馆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其社会教育与学校思政课具有目标同向、内容互通、形式互补、主体互利等多维契合性。优化馆校合作,形成馆校共建共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

坚持协同共建,打造“学校+场馆”思政大课堂

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是以学校和革命纪念馆及其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为基础来推进的,这需要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将革命纪念馆的社会空间转化为学校思政课的拓展课堂,将革命纪念馆中的丰富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积极要素,形成协同共建的思政大课堂。

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实践证明,教师和馆员个体无法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大思政课”的规模育人效应。提升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要制定资源共享协调机制,确保保证馆、校双方在政策、人才、资金、信息等多方面能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要建立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减负”和革命纪念馆“重展也要重教”改革,强化参与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绩效在职称评定、考核中的权重,激发学校教师、革命纪念馆馆员等直接实施主体参与积极性。各地文旅、教育等主管部门应通过打造地方特色的研学路线和研学活动,引导所管辖范围内的馆校通过主题活动、小小讲解员、红色志愿服务、旅游研学、行走的思政课等多种形式实现馆校间的长效合作,促进“大思政课”育人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二要促进馆校跨界融合。革命纪念馆既要邀请学校“走进来”参观学习,又要主动“走出去”,到学校宣讲、布展,并大力开发线上展馆和课程,真正做到馆校合作全覆盖。学校不仅要守好思政“小课堂”,而且要重视革命纪念馆的重要育人价值,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利用革命纪念馆的频次。为提高合作效果,馆校双方不仅要找准合作点,而且要设计出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真正做到各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情感养成、实践深化、品德塑造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使命担当。

坚持协同共聚,构筑课程创新大平台

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是以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性为目标,以聚合馆校优质资源为基础,围绕课题研发、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而开展的常态化合作。这需要建设共建共享、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的馆校合作课程创新大平台。

一要构筑文化资源聚合平台。馆、校双方不仅要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促进学校教学内容与馆藏资源要素的结构重组和有机融合,打造创新型“大思政课”精品特色项目,还应加强馆方活动与学校各学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衔接,促进革命纪念馆教育资源课程化打造,组织双方优质师资编写教材,提供馆校合作的“大思政课”活动持续开展的实践指南,建设好教学案例库。要用好“百校百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组建区域馆、校联合体,聚合不同层级的馆、校力量,发挥课程研发、项目申报、教育教学等集群优势,强化“创新型”馆、校主动作为和示范引领,促进相近课题的整合与纵深发展,打造教学难点问题库、建设教学素材库。完善联学联研联讲联建机制,推动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专家参与的常态化。建立馆、校长效合作机制,促使学校将革命纪念馆纳入本校的常态化研学基地。

二要构筑数字在线平台。馆、校双方要用好虚拟仿真、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微视频、MOOC等数字创新课程,推动场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宣传和数据库建造与红色场馆主题活动的个性化、社会化有效衔接,实现红色资源的数字课程与学校思政课程需求相匹配,促进馆校双方精准施教、精准管理、常态合作。建立完善的网络虚拟场馆教学平台,大力开发线上展馆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研发丰富多彩的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参观和探究的课程和项目,拓宽馆校合作渠道。着力激发馆员、教师和学生参与热情,鼓励社会个体或组织积极参与,共同创造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形象生动的优秀作品,并上传到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体平台,推动馆校合作“大思政课”的推介与传播。

坚持协同共育,构建馆校合作大师资体系

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推动馆校合作共建高质量“大思政课”的关键在大师资。鉴于学校教师和革命纪念馆馆员因数量不足、认识不足和专业差异而产生的协同不足等问题,构建馆校合作大师资体系必须坚持协同共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队伍研究平台,提升师资综合水平。

一要坚持引育并举,建设“校园+社会”融合育人共同体。一方面,革命纪念馆应积极对接各级学校,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培训研习,引进学校师生参与思政一体化系列特色课程的打造、课程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创新和志愿讲解服务等;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设置专项经费,组织教师到革命纪念场馆参观体验、现场备课、座谈交流,支持教师参与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和主题宣教活动、访学研学等。同时,大师资建设还应引入健在的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地方领导和党史工作者、本地专家、榜样人物、红色旅游从业者、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从事红色资源研究的校友等,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优质思政资源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要完善馆校联动培育机制,建立师资共育平台。馆、校之间应积极打造常态化的“双师”交流,加大合作项目支持力度,建立一批覆盖馆、校的名师工作室和同课异构等平台,健全联合备课、教学示范等常态化机制,推动学校教联体、馆际联盟、馆校联盟之间的联学联研联讲联建,在强联弱、大联小、城联乡的“对接帮扶”中整体提升馆、校师资的专业融通。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培训制度,打造跨学科融合培训课程,支持馆校师资跨界参与,联合培育。比如,革命纪念馆可选派馆员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学校支持教师到革命纪念馆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

(作者:朱桂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关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马工程项目《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MX23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