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如今,三名“80后”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奔赴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中国航天的荣光时刻。
这些年,中国航天员队伍接续飞行,一次次为国出征,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他们的背后,站立着无数矢志奋斗、默默坚守的科研人员。
今日,一起致敬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功勋模范。正是他们用忠诚和担当,不断书写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这是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0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孙家栋院士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从学习飞机制造到研制导弹武器再到开创卫星事业,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始终不渝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
翻开院士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67年夏天,他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1994 年12月被任命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75岁高龄的孙家栋又再次披挂上阵,挑起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2007年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一年,年近80岁的孙家栋多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现场指导了多次卫星发射任务。
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一生奉献新中国航天事业,一辈子为国家奔走付出。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曾经有人统计,中国航天发射的前一百颗卫星,有三分之一是在他的领导下发射的。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孙家栋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他经常说,是中国航天精神铸造了中国第一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了自己。
“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祖国永远是我的挚爱”
陆元九在1995年留影。新华社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1956年,陆元九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随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的建设之中去。
1958年,陆元九提出了“回收卫星”的概念,属世界首次;他出版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创造性地运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他还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
作为中国航天惯导系统的领军人物,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的陆元九为我国惯性技术在运载火箭、导弹武器、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规划论证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也是陆元九的夙愿。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航天系统开始自主培养高学历人才,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他还发起了“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工程”,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又一代航天青年才俊,在陆元九的指导下,成长为作风优良的航天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接过以陆元九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专家的接力棒,越过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
他的成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的脉搏和民族前途一起跳动,他用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初心。“祖国永远是我的挚爱。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
“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为祖国出征太空”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聂海胜在出征仪式上敬礼。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回首自己的航天路,聂海胜心生感慨:“20多年,3次‘飞天’。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每一大步里。”
1998年,聂海胜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的一员。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聂海胜与费俊龙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20小时,实现了我国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神六任务的圆满收官,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顺利完成。这是聂海胜第一次圆梦太空。
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6月26日早晨,神舟十号飞船的成功返回,宣告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他也再次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重大一步。
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上太空,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圆满完成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6月17日18时48分,他与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9月6日,他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聂海胜一心只为飞天,始终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八一勋章”获得者景海鹏:“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2024年1月1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2023年5月29日11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第4次站在这里与中外记者见面的景海鹏从容依旧。
“为什么还要飞?”记者问——“作为一名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的主责主业,就是我的工作。”景海鹏说到。
1998年1月5日,景海鹏和13名战友一起,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
2008年9月,景海鹏和翟志刚、刘伯明乘神舟七号飞天,他们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2年6月,景海鹏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6年10月,景海鹏第三次执行飞天任务。这一次,他带着年轻的航天员陈冬一起乘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3天,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四度飞天的景海鹏也成为我国迄今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载人航天每一次任务的圆满成功,都是下一次飞行任务的开始。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每天都在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是明天的路标;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
叶培建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2021年3月,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进入火星轨道,祝融号火星车不久就将着陆火星表面。作为技术顾问的叶培建院士常常出现在指挥大厅,关注着探测任务的进程。
亲历并参与了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多个航天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叶培建的名字总是和中国航天的重要时刻联系在一起。而他却总说:“航天是个系统工程,用万人一杆枪来形容毫不为过。”
自1968年从事空间技术研究以来,叶培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了50余年,亲身参与我国卫星研制、遥感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
曾有人质疑,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和精力去探索月球和火星以及更深远的宇宙?“人类在地球、太阳系都是很渺小的,不走出去,我们注定难以为继。月球是全人类的,但谁开发谁利用,我们今天不去,以后可能想去都难。”对此,叶培建总是抱有自己的态度。
他作为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主心骨”,带领科研团队克服重重技术困难,不断创新,实现我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2007年,嫦娥一号历经三年的时间成功发射升空;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20年,嫦娥五号23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任务,并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回到祖国。
“一个伟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方方面面都要强,要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叶培建说。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的“盛世繁华”,背后是数位以叶培建院士为代表的航天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他们诠释了真正的“航天精神”,验证了中国航天事业无可限量。
整理:王子锋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科学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